风湿规范治疗的“四大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已达千分之三。由于目前还没有根治类风湿的办法,因此患者常常悲观地称其为“不死的癌症”,或消极对待,或胡乱投医,导致病情加重。
类风湿虽然不能根治,但却可以控制。经过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让疾病停留在初级阶段,不继续发展。
规范治疗归结为“四大原则”——
原则一:早期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病情进展很快,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只需要半年至一年工夫,就可以发展为关节畸形,致人残疾,甚至还可会造成内脏的损害!因此,早期发现并确诊尤为关键。
一旦出现全身外周关节疼痛,例如手、脚、肩、肘、膝等关节的肿痛,尤其是手部小关节的肿痛,以及晨僵(早起双手握拳费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于风湿免疫科。
需要指出的是,类风湿病人外周关节的肿胀疼痛,往往是对称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不像其他的一些骨关节炎变化很快。这需要由专科医师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而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使类风湿得到早期发现和治疗,在类风湿发展到关节畸形前就得到扼制。
原则二:合理用药
目前国际公认的类风湿治疗方法即是联合用药治疗,也就是药物之间的联合,比如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也就是说治标的药物和治本的药物都要很好地配合使用。
一般来说,长期坚持规范地应用控制类风湿的药物,已经被证实行之有效。有许多类风湿的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规范用药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甲氨碟呤,柳氮磺胺吡啶,来氟米特等等。此外,目前国际国内在类风湿药物上的最新进展是应用一些生物制剂,价格虽高,但效果不错。
目前大量的类风湿患者游离在正规用药治疗之外。由于对疾病抱有悲观情绪,用药时断时续;或者有病乱投医,寄望于宣称“攻克类风湿”的“灵丹妙药”。实际上,类风湿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很多“灵丹妙药”不过是一些掺杂着大量激素的“止痛剂”,固然可以使关节疼痛很快缓解,但是对关节有损害,而且很容易反复,并形成依赖,带来巨大的副作用,例如骨质疏松、外形变化、高血压、高血糖等等。
原则三:定期随访
因为不可根治,类风湿往往伴随患者终身,随时有发病可能。因此,必须密切监控病情发展,这就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这需要患者要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专科医生通过全面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查后为病人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年龄、脏器损害、病情轻重、就医早晚、肝肾功能等)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生还要随时监测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调整药物,减轻关节疼痛及炎症,保护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病情稳定后,医生还需要酌情药物减量,甚至考虑是否停药。
这些都需要病人与专科医生间的紧密联系。因此,类风湿患者应保持每两个月与医生的“随访”。
原则四:持之以恒
类风湿的治疗和控制原则上是“终身制”的,也就是说,患者需要终身进行控制疾病的工作。既然这是一个长期工程,就需要患者有坚持下去的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临床上,有许多病人不能好好地坚持正规治疗,中间听说有哪种偏方,就盲目停药尝试,结果只能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类风湿复发并加重,再回归正规治疗也已经无力回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