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肿块内有丰富的肿瘤血管,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间的内放疗,使肿瘤细胞凋亡,控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对肿瘤内的血管具有一定的毁灭作用,往往术后患者咯血暗黑。中医认为:此证为瘀阻经脉,脉络不通,血溢脉外所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只有新血得以化生,气血旺盛,运行畅通,才有利于瘀血之清除。祛瘀而生新,瘀祛而血止。本案采用行气化瘀、通络止血治法,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收显效。
患者,男,69 岁,工人。
主诉:咳嗽、血痰2个月加重1周
病史:2011 年 3月初诊。右肺中心性鳞癌,肿块6×5cm,伴有纵膈淋巴结转移,专科医院诊肺癌ⅢB期,不能手术,建议放化疗治疗,患者拒绝。4月就诊我院,在病友推荐下与我科行CT导向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植入粒子60颗,术后4W肿块缩小50%,咳嗽,暗黑色血痰10 d,曾口服、肌注安络血、止血敏等,效不佳。
初诊:2011年5月7日,证见:咳嗽,血痰色紫而黯,胸闷隐痛,舌色黯,舌底脉络迂曲紫黯,脉弦涩。病机为瘀阻血络,血溢脉外。治宜行气化瘀、通络止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 10 g,赤芍 10 g,柴胡 10g,枳壳 10 g,桔梗 10g,川芎10 g,浙贝母 10g,三七粉(冲服)6 g,花蕊石15 g,仙鹤草 30 g,降香 10g。每日1 剂,水煎服。服 7 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 15 剂血止。
按:肺癌肿块内有丰富的肿瘤血管,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间的内放疗,使肿瘤细胞凋亡,控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对肿瘤内的血管具有一定的毁灭作用,往往术后患者咯血暗黑。中医认为:此证为瘀阻经脉,脉络不通,血溢脉外所致。清・唐容川认为:“血液离经而停积者为瘀血。”在《瘀血》篇亦明确指出:“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断新血之化机,故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唐容川认为:瘀血阻滞日久必然影响新血的化生。因此,只有祛除瘀血,使经脉通畅,血运旺盛,脏腑得养,才可以化生新血。也只有新血得以化生,气血旺盛,运行畅通,才有利于瘀血之清除。血证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血溢脉外,血溢于外,形成瘀血,所以瘀血是出血的病理产物,同时,瘀血又是致病因素,瘀阻髓海,不利于血液的生成,瘀阻脉络,迫使血不循经,加重出血,导致恶性循环。所以采用活血化瘀法,使血能循经而行,气无所壅滞,髓海得养,祛瘀而生新,瘀祛而血止。本案采用行气化瘀、通络止血治法,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而药到病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