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 盛明薇
椎间孔镜是天津市一中心医院疼痛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核心技术,很多患者很想知道这一技术的来历,笔者在此介绍如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郑宝森
大多数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的患者经历了保守治疗逐渐无效的失望过程,对手术治疗寄予厚望,然而传统开放手术潜在的风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又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因此,疗效确切,风险极低的微创治疗得到了患者的广泛青睐,其发展自然也是日新月异的。在经历了盲视下椎间盘切吸和X线透视下椎间盘切除的黑暗阶段后,显微镜的应用带来了微创治疗的新纪年,在光纤内镜的技术引入后,更是带来了微创治疗的革命性发展。在手术入路方面,也经历了从后路经椎板间到侧后路经椎间孔的革命性发展,经椎间孔入路完全不破坏脊柱后方结构,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同时还巧妙地避开了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等椎管内重要结构的干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经椎间孔入路的早期代表是Yeung等经Kambin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内行间接减压的杨氏内窥镜脊柱系统(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YESS),该技术治疗单纯椎间盘突出效果明显,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椎间盘组织脱出或者游离到远处后,YESS技术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针对YESS的技术瓶颈,Hoogland等设计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的TESSYS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还可以对神经根直接进行松解和减压。Hoogland医生发明了一套专用工具,包括不同直径的穿刺针、椎间孔铰刀、工作套管和内镜系统,在准确定位后穿刺麻醉,用铰刀将椎间孔逐步扩大,置入工作套管,利用内镜系统,直视下摘除脱出或游离的腰椎间盘组织。TESSYS技术由于可以进入椎管内操作,除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外,还可以治疗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椎间盘钙化退变等。TESSYS技术也经历了两代发展,第一代系统使用环锯骨钻,对于较硬骨质的切割力不从心,容易损伤下方的神经根。
在Hoogland等的研究改进之后,第二代系统改用螺旋骨钻,操作容易,便于调整方向,容易去除钙化物及增生骨赘,前方带神经保护的设计,不会切断神经根。由于可以调节入路,椎间盘突出至硬膜后间隙的情况也可以处理了,L5~S1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处理起来更加容易了,神经损伤的风险再次降低,更重要的是学习曲线变得不再陡峭了。由于第二代TESSYS技术是Hoogland医生和德国maxMore公司合作研发的,因此,区别于第一代TESSYS技术,其也称为maxMore技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SSYS技术在手术效果、适应证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非常明显。尽管目前仍有很多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但是随着TESSYS技术的改良,不仅其手术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或者更好,而且其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宽,目前已经能够处理绝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大部分椎间孔狭窄病例、甚至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病例。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这种最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因为,即便开放手术进一步发展,切口逐渐变小,但是,其破坏维持脊柱稳定的肌肉、韧带的结果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需要全麻和俯卧体位,其带来的并发症和风险不可低估。此外,过于追求小切口也会造成术中视野不足,勉强手术势必引发更多风险,而TESSYS技术完全是在内镜下操作,不仅微创,而且视野清晰,优势不言而喻。和椎间盘镜技术相比,TESSYS技术在手术效果、适应证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也非常明显。尽管后者将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和内窥镜技术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椎间盘镜手术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这种手术需要在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下进行,麻醉过程本身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大,有一定风险。第二,手术经椎板间入路,破坏黄韧带,影响脊柱稳定,还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压迫硬膜囊或发生神经根粘连[5] 。第三,由于椎间盘镜不能像椎间孔镜一样使用水为介质,因此其手术视野的清晰度无法达到椎间孔镜的程度。第四,从并发症角度比较,由于椎间盘镜从后路进入椎管,空间狭小,没有回旋余地,因此术后发生急性马尾综合证的几率明显要比椎间孔镜手术多,神经根发生粘连的几率也明显增多。第五,从适应证范围比较,椎间盘镜相对较窄,虽然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甚至可以对侧隐窝减压,取出游离的椎间盘碎片,但是其无法处理极外侧型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腹侧的粘连病变也无能为力。特别是对常见的中央型突出后钙化的椎间盘组织,使用椎间盘镜处理起来不仅难度大,而且风险极高。然而,上述情况如果用TESSYS技术处理就容易多了,TESSYS技术由于从椎间孔进入椎体后缘的硬膜前间隙,因此,可以处理几乎所有常见类型的椎间盘突出,随着二代TESSYS技术的出现,椎间盘突出后游离在硬膜后间隙这一极少见的情形也能被容易处理。
maxMore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除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外的更多其他疾病。首先是可以处理腰椎管狭窄症之一的椎间孔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多由于老年脊柱退变所致,脊柱退变主要表现为腰椎关节突的增生肥厚,进一步导致神经孔骨性狭窄,其中外侧出行区狭窄的常见原因是椎间孔外侧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临床常见的狭窄节段为L5~S1节段神经根管狭窄,表现为以L5神经根损伤为特征的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麻木和神经功能损害。既往采取开放手术扩大成形椎间孔,对后方正常结构破坏很大,采用maxMore技术后可以有效避免对正常结构的破坏。Ruetten等[11] 将其应用于椎间孔的扩大减压手术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他认为与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相比,maxMore技术对脊柱运动节段的干扰更少,避免了硬膜外纤维化的发生。周跃等也采用该技术治疗L5~S1节段的神经根管狭窄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认为S1上关节突骨质的增生肥厚是阻碍椎间孔镜器械置入的主要阻碍,利用Hoogland医生发明的螺旋骨钻,操作容易,便于调整方向,容易去除钙化物及增生骨赘,前方带神经保护的设计,不会切断神经根。进入椎管后首先取出椎间孔内残留的骨碎片和黄韧带,然后分离神经根管内的纤维瘢痕组织可以有效减压。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的核心技术:经椎间孔镜对突出椎间盘摘除术,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观察椎间盘组织在镜下的各种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发现椎间盘突出症在镜下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表现既与椎间盘突出类型有关,也与患者年龄、发病原因及病程长短等有关。随着TESSYS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因此,一中心医院疼痛科也会在这方面不断展开深入研究,使这项技术更加完美与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