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肿瘤中以转移瘤最为常见,且80%以上发生溶骨性破坏,因而可出现脊柱稳定性及承重能力降低,易发生椎体骨折,脊柱后凸畸形,甚至造成截瘫;疼痛剧烈,使病人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放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止痛疗效难以持久,改善症状有限;常规放射治疗起效慢,而且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降低甚至初次放疗后疼痛加剧、正常组织损伤等副作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较好,正常组织损伤小,但无法加强脊柱的稳定性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外科手术能够实现加强脊柱稳定性和减压的目的,疼痛缓解率可达90%,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适应症范围窄,术后恢复时间长。
近年来,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骨水泥植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椎体转移瘤的治疗现状得以改善。骨水泥植入术是在透视监视下,经皮穿刺椎体,向病灶内注射骨水泥,使之充分填充病变破坏区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据文献报道统计,本项治疗的止痛效果非常显著,可达90%;目前最常用的骨水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其调配后产热,最高温度可达70℃,灼伤肿瘤组织而起到治疗作用。其主要疗效为:1. 止痛;2. 加强椎体的稳定性;3. 抑制局部病变进展。术后仅须卧床2~4小时,80~95%的患者可在术后6~72小时内止痛。治疗创伤小,仅穿刺局部有针道创口。由于骨水泥植入术止痛效果明显,并能加固椎体,提高其承重能力及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过程创伤小、并发症少,使这一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经皮穿刺骨水泥植入术联合放射治疗椎体肿瘤可以优势互补:
1 、使疼痛症状在短期内即可缓解并延长缓解期;
2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抗压强度,加强脊柱稳定性,避免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
3 、对椎体肿瘤内部灭活和外部照射相结合,增强了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治疗作用协同叠加,改善了椎体肿瘤的治疗现状,延长疾病缓解期,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