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突颌畸形又称不对称性下颌前突或单侧下颌发育过度,主要由一侧髁突颈发育过度所引起,表现为面下1/3不对称,颏点偏向健侧,前牙反牙合 ,中线偏斜,患侧后牙常为近中关系,健侧后牙常为反牙合 。由于颌骨的不对称发育,其上附丽的肌肉位置及方向亦偏移改变,口周肌肉动力平衡失调,出现口唇部畸形。我们通过正颌外科手术,结合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矫正颌骨畸形的基础上,重建口周表情肌动力平衡,所有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临床确诊为偏突颌畸形患者,排除下颌髁状突良性肥大症、肿瘤、外伤、第一和第二鳃弓综合征、半侧颌骨肥大及其他颅面综合征等,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间共收治24例,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3岁,男10例,女14例。患者均表现为面部不对称,颏联合位于面矢状面的一侧,上下中切牙中线不齐,其中下颌左偏18例,右偏6例,下颌中线向健侧偏3~15mm,平均6mm。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后牙深覆盖或开牙合 ,健侧后牙及前牙呈反牙合 或对刃 牙合 。10例患者伴有上颌骨的协同过度生长,导致患侧牙合 平面降低,整个牙合 平面呈倾斜面。8例患者伴有颞下颌关节疼痛或弹响症状。
24例患者中,6例首诊目的以矫正面形为就医目的,占25%;14例以改善牙颌关系,恢复咬合功能为目的,占58.3%;4例同时要求矫正面形和恢复功能,占16.7%。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定位头颅正侧位片、曲面断层片、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头影测量分析以定位头颅正侧位片为主,进行测量分析。正畸、正颌科联合会诊,确定治疗方案,19例患者术前经过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去除代偿性倾斜,协调牙弓形态及宽度不调。正畸完成后,模型外科手术模拟设计及再次头影测量分析及效果预测(VTO),单颌手术采用非解剖式颌架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制作定位颌板,双颌手术的患者采用面弓转移颌关系,解剖式颌架完成模型外科,制作颌板。
2.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畸形程度,唇齿关系,牙合 平面倾斜情况,采用Le Fort I型截骨和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或垂直截骨,部分患者辅助水平截骨颏成形术或颏部修整术。术中骨断端采用钛钉板坚固内固定。术后48h后进行颌间牵引,维持3~4周,去除颌间牵引后再次正畸治疗,精细调整咬合关系。
2.3 效果评价
2.3.1 临床观察与测量 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时拍摄面部正、侧、斜及仰视位照片,进行对比观察。口唇部测量使用专用人体测量工具(三角平行规、两脚规),被测对象端坐,口唇自然闭合,两眼平视,然后进行直接测量。参照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1]与Farkas《Anthropometry of the head and face》相关测量内容,并自定义部分测量点。
定点:鼻下点(sn)鼻小柱下缘与上唇皮肤部所组成角的顶点;眼外眦角点(ex)眼外眦角上下眼睑缘相接点;眼内眦角点(en)眼内眦角上下眼睑缘相接点;鼻翼点(al)鼻翼的最外侧点;口裂点(sto)上唇唇红缘与正中矢状面交点;唇弓高点(cph)上唇弓最高点即唇峰点;唇弓低点(ls)上唇唇弓两唇峰间最低点,即人中点;口角点(ch)口裂两侧外角,上下唇移行部在两侧端相接之点。
2.3.2 统计分析 为统计方便,将对称点间测量值进行变量转换,对称标志点的变量为患侧(髁颈部长的一侧)与健侧测量值的差,用Dif表示。两者差值为正值,表示患侧距离大于健侧,负值表示患侧距离小于健侧。差值越大说明偏移明显,差值越小说明越接近对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