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双侧睾丸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治疗方式和病理资料。年龄19~58岁,平均34岁。双侧同时性癌2例,异时性癌8例。初发肿瘤Ⅰ期5例,Ⅱ期3例;对侧肿瘤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1例。2例同时性癌均为Ⅰ期病变。初次肿瘤精原细胞瘤4例,对侧肿瘤精原细胞瘤3例。结果2例同时行双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8例先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3例。术后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雄激素缺乏综合征,7例行雄激素替代疗法。10例随访9个月~23年,平均10.5年,死亡2例,转移2例(1例带瘤生存),局部复发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异时性癌较同时性多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精原细胞瘤。可以选择性的进行保留睾丸手术。
【主题词】睾丸肿瘤,双侧;原位癌;雄激素缺乏综合症;保留睾丸手术
睾丸肿瘤占泌尿系统肿瘤的5%,双侧睾丸肿瘤较少见。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睾丸肿瘤513例,其中双侧(包括同时或者相继发生)睾丸肿瘤10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年龄19~58岁,平均34岁。同时性双侧睾丸肿瘤2例,异时性(相继发生)8例。8例异时性睾丸肿瘤初发年龄19~50岁,平均30岁。发现对侧肿瘤的间隔为25~156个月,平均为60个月,确诊为对侧肿瘤的年龄为23~54岁,平均35岁。有睾丸肿瘤家族史2例,隐睾病史2例,不育症1例。8例异时性肿瘤患者,初发肿瘤右侧5例,多发1例,对侧多发1例。初发Ⅰ期5例,Ⅱ期3例;对侧肿瘤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1例(肝转移)。2例同时性肿瘤均为Ⅰ期病变。10例基本资料见表1。
二、临床表现
初发诊断睾丸无痛性肿块7例,反复睾丸隐痛3例。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2例。反应性鞘膜积液2例。对侧肿瘤无痛性肿块6例,疼痛2例,其中5例为患者睾丸自我检查中发现。
三、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
行B超检查10例,6例内部回声均匀,呈中等亮度细小光点,回声强度低于正常睾丸组织;4例为囊实性混合肿块,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接近正常睾丸组织。B超检查后腹膜8例,3例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CT检查后腹膜淋巴结5例,发现淋巴结肿大3例。甲胎蛋白(AFP)检测10例,阳性2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β-HCG)检测10例,阳性3例。再发对侧肿瘤时行B检查8例,4例内部回声均匀,呈中等亮度细小光点,4例为囊实性混合肿块,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个别病例有钙化、坏死表现。B超检查后腹膜淋巴结8例,2例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CT检查后腹膜淋巴结8例,发现淋巴结肿大2例。CT示肝转移1例。AFP检测8例,3例阳性,β-HCG检测8例,阳性2例。
四、手术方式
10例行同时或者先后根治性睾丸切除术20次,3例4次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2例局部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结合病理和分期,行放疗和化疗,具体治疗方式见表1。
五、病理诊断
2例同时性睾丸肿瘤双侧病理相同,分别为精原细胞瘤和恶性淋巴瘤。
8例异时性睾丸肿瘤,初发肿瘤精原细胞瘤4例,混合型肿瘤1例,胚胎癌1例,畸胎瘤1例,绒毛膜上皮癌1例;对侧肿瘤精原细胞瘤3例,混合型肿瘤2例,胚胎癌1例,畸胎瘤1例,绒毛膜上皮癌1例。双侧肿瘤病理完全一致4例,基本相同(指含有混合成份)2例,双侧病理不一致2例。
结果
本组10例随访9个月~23年,平均10.5年,1例于对侧肿瘤术后12个月失访。1例双侧睾丸恶性淋巴瘤于术后14个月死亡。2例术后发生复发(1例为精原细胞瘤,1例为胚胎癌),行局部复发肿瘤切除术。2例术后发生转移,1例死亡,1例目前仍存活。
10例患者在双侧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继发雄激素缺乏综合征,表现为性欲减低,勃起功能障碍,乏力,肌肉萎缩,情绪低沉等,7例经雄激素替代疗法后(甲基睾丸素10-15毫克,每日3次口服,长期应用),有不同程度好转。1例服用西地那非,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由8分提高到20分。
讨论
一、发病率及高危因素
国外报道双侧睾丸肿瘤约占1%-5%1,2,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由于诊治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手术以及放、化疗等手段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生存率得到提高,发现对侧肿瘤的机会增加。国内未见有双侧睾丸肿瘤发病率的报告,本组为1.3%,7例于90年代后发现。同时发生双侧睾丸癌较少见,异时性较多见,约74%~95%3,4,本组异时性有8例,占80%。
一侧睾丸肿瘤患者,3.6%~4.3%会发生对侧肿瘤。睾丸肿瘤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性睾丸癌有多发和双侧多发的倾向,双侧发病率可高达5.6%5。研究表明,位于Xq27染色体上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易感性1基因(TGCT1)、KIT基因的突变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A24(HLA-A24)和双侧病变关系密切6-8。本组2例有家族史,其中1例为多发病变。有隐睾、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病史患者,隐睾被认为是双侧睾丸癌的高危因素9。本组2例有隐睾病史。对侧睾丸活检发现原位癌(小管内瘤样病变)可达5%,常见于隐睾、不育症、对侧睾丸肿瘤和睾丸萎缩患者,其中的50%会发展为睾丸肿瘤,有人认为原位癌也是对侧睾丸癌的危险因素。本组8例,均未作对侧睾丸活检。
二、病理和分期
由于双侧睾丸没有静脉和淋巴管相通,双侧睾丸癌目前被认为是原发,而非转移。睾丸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多见,双侧睾丸肿瘤也有相同的趋势,本组仅有1例恶性淋巴瘤为非生殖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是双侧睾丸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本组8例异时性癌初发肿瘤为精原细胞瘤4例,占50%,再发对侧精原细胞瘤3例占38%,文献报道分别为52%和43%。本组2例同时性肿瘤病理相同,但文献也有病理不一致的报道10。文献报道异时性双侧睾丸肿瘤的病理一致率为85%,本组为75%。
精原细胞瘤有三种亚型,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占8%,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常为双侧性,约占6%。本组未详细分型。睾丸恶性淋巴瘤可为原发病变,也可为全身病变累及睾丸,好发于50岁以上者,双侧睾丸常同时受累或者相继发生。本组有1例为同时性双侧睾丸肿瘤。白血病性睾丸肿瘤常继发于急性白血病儿童,双侧睾丸受累高达50%。
丹麦、瑞典等国的统计资料表明98.5%的睾丸肿瘤复发在3年之内。和复发不同,一侧睾丸肿瘤术后,再发对侧肿瘤多集中在3-5年内,本组2次肿瘤平均间隔为4.9年,50%集中于3-5年内。本组1例于13年后发生对侧肿瘤,文献报道有15-20年之后发现对侧肿瘤。由于病例较少,无法研究肿瘤病理类型、初发年龄、初发治疗方式对两次肿瘤间隔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放疗或者化疗后,间隔年限有增加的趋势。
异时性再发肿瘤大部分级别较早11,可能是病人对疾病有所了解,自我体检,严密随访,使多数肿瘤在早期就能及时发现,本组5例在睾丸自我检查中发现。
三、诊断和治疗
双侧睾丸肿瘤与单侧睾丸肿瘤临床表现基本相同,绝大多数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或两侧睾丸不对称,个别可有炎症表现。有隐睾、不育症病史、睾丸体积萎缩、睾丸肿瘤家族史和B超检查可疑者,对诊断睾丸肿瘤、特别是预测发生对侧睾丸肿瘤的风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性双侧睾丸肿瘤,常继发于全身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应仔细询问病史,做出全面诊断。
B超对诊断睾丸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有不同的超声表现,还有助于了解有无腹膜后淋巴结和腹腔脏器转移,以及对侧睾丸是否存在原位癌。B超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者,可行CT检查,能检出直径<2cm的转移淋巴结,是肿瘤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本组5例次淋巴结转移,均经B超和CT检查发现。
肿瘤标记物AFP和β-HCG对睾丸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肿瘤残留、转移或复发的判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对再发肿瘤诊断在时间段上的变化有重要意义。3年以内升高,多是肿瘤复发或者转移,而3-5年以后升高,多提示再发对侧肿瘤。
睾丸肿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异时性双侧睾丸肿瘤初发肿瘤的治疗原则和单发肿瘤基本相同11,在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适当选择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放疗和化疗。初发肿瘤选择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或者放疗,再发肿瘤时,由于放疗所导致的后腹膜纤维化或者术后粘连,往往增加第二次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的难度12。本组1例初发肿瘤行预防性放疗,发现对侧肿瘤后行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术中发现后腹膜纤维化较为严重。此类病例,淋巴引流可能会发生改变,采用化疗是较好的选择。
单侧肿瘤或者异时性初发肿瘤,不主张实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术,而对于双侧同时性睾丸肿瘤和再发对侧肿瘤时,可以考虑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术,以避免终身的雄激素替代疗法,个别患者还会有生育能力,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