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可人为分为原发病灶直接产生的肺部症状,原发病灶或转移淋巴结外侵与压迫局部相邻器官造成的邻近组织受侵症状和远地转移及副肿瘤综合征产生的胸外器官或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常常互相关联。
(一)肺部症状
1、咳嗽。这是最常见的初发症状,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要出现咳嗽。初期多为干咳,且较轻,日久加重。有时可听到金属咳音。胸膜受侵常为疼痛性干咳。上纵隔受侵在平卧时可出现阵咳,且常为抽搐状。有时为偶咳,或只见于夜晚。有时持续咳嗽,经久不愈。一般随活动量加大而咳嗽加重。
2、咳痰。患者以咳痰为初发症状者约占15%,以后几乎全部病人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痰。痰性质与痰量各异。血痰极为常见,约占50%,大口咯血约占5%。
3、胸痛或不适。胸部胀满、疼痛或压迫感,当用力、体位改变、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可呈游走性。有时放射至颈、背或上腹部。纵隔、胸膜、神经丛、肋间神经、气管、支气管、肺血管、肺门组织受侵、受压或刺激皆可导致胸痛。
4、喘鸣。支气管痉挛、气管或支气管部分梗阻造成狭窄,可出现哮喘声。
5、气短。支气管痉挛、梗阻,或肺感染、不张,或胸腔积液而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的程度因罹病前肺功能、肺部病变范围和患者的耐受力不同而异。
6、发热。支气管梗阻,远端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性发热,约占初发症状的10%,占有全部肺癌患者的20%――30%。如发生肺脓肿可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久治不愈的肺炎,应考虑有肺癌的可能性。
(二)邻近组织受侵症状
1、声带麻痹。左侧因左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右侧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累及喉返神经造成声嘶、吞咽呛咳等症状。
2、隔肌麻痹。如膈神经受累,表现为患侧隔肌升高,出现矛盾运动。
3、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通路受侵,表现为患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眼裂狭窄、瞳孔缩小、患侧颜面无汗和发热潮红等。
4、吞咽困难。食管受压和受侵所致。纵隔转移淋巴结侵入食管,易误诊为食管癌,肺鳞癌多见。
5、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这是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阻塞所致。主要症状为气短、咳嗽、面颈部、胸部及上肢水肿和头痛,卧位及前弓位时加重,其他症状依次为声嘶、鼻塞、嗜睡、昏睡、健忘、头昏、吞咽困难、眩晕、胸痛和鼻出血。临床体征为上肢和头颈部水肿、颈静脉怒张、眼结膜充血、口唇发绀、皮肤可见暗红色和青紫色毛细血管扩张,卧位时明显,因非特异性颅压升高,偶见视神经盘水肿,可能出现舌和喉头水肿,也可能出现胸腔积液。奇静脉入口上方受压仅表现为头颈和胸部静脉曲张,奇静脉入口下方或静脉本身受压,上臂、下胸和中上腹壁静脉扩张,偶见下腹壁及腹股沟静脉曲张。
6、Pancoast综合征。肺尖发生的癌瘤导致肩背部和上肢的疼痛,可伴有皮肤感觉异常(烧灼样)和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以手部小肌肉为主,但上臂肌亦可受累),严重者可出现神经麻痹。肿瘤多累及第1或第2肋骨及椎体,椎管以及脊髓亦可受侵,而表现出脊髓肿瘤症状,同时伴有Horner综合征。偶可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7、心脏症状。因心包或心肌的直接受累或转移而引起心脏症状,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或心力衰竭等。
(三)胸外症状
1、肺外转移。以血行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并不少见。转移到骨(以骨痛为主)、肝(以肝肿大为主)、脑(出现颅压增高、神经或精神症状)、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且硬韧)、皮肤(皮下结节)等各有其表现。
2、副肿瘤综合征
⑴全身症状(31%)。厌食、恶病质、体重下降、发热、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直立性低血压、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⑵皮肤症状(1%)。继发性多毛症、肢端角化症、杵状指,趾、皮肌炎、匐行性环状红斑、脱屑性红皮病、肥大性骨关节病、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肝掌、黑棘皮症、继发性鱼鳞癣、继发性掌趾角化症、离心性环形红班、疱疹样皮炎、乳腺外派杰病、菜花状皮肤乳头状瘤、天疱疹、玟瑰糠疹、瘙痒、莱-特征、斯威特综合征、疱疹。
⑶内分泌或代谢症状(1%)库欣综合征、高钙血症、低钠血症、高血糖、高血压、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降钙素血症、男性乳房发育、溢乳症、类癌综合征、低血糖症、低血钾症、乳酸性酸中毒、低尿酸血症、高淀粉酶血症。
⑷血液病症状(8%)。贫血、高凝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淀粉样变性、白细胞增多症、嗜酸细胞增多症。
⑸神经症状(1%)。周围性神经炎、肌无力综合征、坏死性脊髓病、脑白质变性、视力丧失、自主神经紊乱。
⑹肾脏症状(1%)。肾小球病、肾小管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