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嗜血细胞综合症(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综合症(HLH),它是一组因遗传或者获得性免疫缺陷导致的以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它本身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组织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彼此相互作用后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和化疗因子。人体内被激活的吞噬细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能够像清洁工一样吞噬入侵的细菌和体内衰老的细胞,清除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着保护人体的作用,而且这种免疫反应能够被机体及时终止;另一方面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炎症反应过度活跃,不能及时终止,吞噬细胞就会不分敌我,将人体有用的细胞一并吞噬,造成全身多脏器的损害。噬血细胞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家族性)和继发性(获得性)两大类。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获得性或继发性HPS,潜在的疾患可能为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感染相关的HPS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其中病毒相关性最常见。肿瘤相关的HPS中以淋巴瘤最常见,其次为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介导的HPS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成人Still病等。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肝脾肿大及血细胞减少,其他少见的包括淋巴结肿大,皮疹,黄疸、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功能异常,转铁蛋白升高,转氨酶升高,低钠血症,脑脊液中蛋白升高及中度的淋巴细胞增多。组织病理学发现在肝、脾、增大的淋巴结、骨髓以及脑脊液中广泛存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有时为噬血细胞的累积。
诊断及鉴别诊断早期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缺乏特性性的检查指标,容易误诊及漏诊。1991年提出的HPS诊断标准是组织细胞协会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组织病理表现而提出的。2004年修订的诊断指南在原有的5条指导原则:① 发热;②脾大;③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有2系或3系减少;④ 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⑤骨髓、脾或淋巴结发现噬血细胞现象等基础上增加了另外3条标准即⑥NK细胞活性降低或完全缺如。⑦高铁蛋白血症;⑧可溶性白介素受体水平升高。具备上述8项中的5项以上即可诊断。
许多HPS早期的临床表现及细胞学可能不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特征,因此对持续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两系或三系减低的患者,都应警惕HPS的可能。
与本病需要鉴别的疾病主要有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通过骨髓穿刺及流式细胞学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无论原发或继发性HPS均是致命性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易进展为多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极高。HPS的治疗应及早明确基本病因,迅速给予适当的治疗。如病因为感染所致,应根据可能病原菌(细菌、病毒、真菌等)强化抗感染或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初始治疗可应用皮质激素控制过度的炎症反应,若临床症状都呈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下可考虑提前开始含有依托泊苷的治疗。若病因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的应尽早开始化疗。HLH-94及其修订方案HLH-2004是以地塞米松、环孢素、依托泊苷为主要治疗药物,总治疗时间为40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目前惟一能使HPS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甚至治愈的治疗措施。对于诊断明确的HPS患者如果有HLA相匹配的供者在取得完全缓解后宜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初次治疗有效的继发性患者,移植可暂不考虑,一旦病情迁延、复发或治疗无效,应立刻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HPS症状凶险,死亡率高,在应用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前预后差,存活率极低。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和66%。HLH的预后与原发疾病有关,有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和持续性的NK细胞活性降低预示患者预后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