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3-4/10万人口,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占白血病患者的15%,自然病程3-5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来源的一种恶性血液肿瘤,起病缓慢,各年龄组都能发病,中年居多。早期无任何症状,往往在偶然或者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或者脾脏肿大,而进一步确诊。CML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大多患者发现时处于慢性期,后两期患者预后较差。病例:
半年前,一位56岁女患者,体检的时候,偶尔发现白细胞数目偏高,>10000个/微升。她没有不适的感觉,经过反复检查,排除了感染性疾病;多次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目始终高于正常值,仅B超检查发现脾脏轻微增厚。为了查清白细胞增高的原因,来到血液科。
经过仔细分析她既往的各种检查结果,医生认为,如果要明确白细胞增高的原因,在排除炎症感染所致之外,需要系统的检查病人造血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在血液学的领域内,有一类疾病统称为“骨髓增殖性疾病”,这类疾病具体包括如下4种明确的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这类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不是感觉,因此常常容易忽视。
为了明确这个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我们建议她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骨髓穿刺术、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检测。1周后,她的检查结果显示:t(9:22)染色体易位,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诊断与分析:
这个结果的实际含义是,人类有23对染色体,她的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各自断裂了一小段,然后在染色体修复的时候,将9号的那一段接到了22号,22号的那一段接到了9号上,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基因BCR/ABL。这个新基因编码一个新的BCR/ABL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持续的、较强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由此使细胞不断增殖、分裂,最终导致白细胞的升高。因此这个患者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既往CML的治疗主要应用羟基脲、干扰素、或者联合小剂量化疗来控制细胞数目。
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STI571)进行靶向治疗。该药的主要机理是特异性与患者的BCR/ABL蛋白结合,抑制这个癌症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使CML白血病细胞凋亡,而达到疾病缓解的目标。该种治疗药物显着的延长了病人的寿命(生存时间),并成为CML治疗的首选方法。
疗效判断:
由于CML的致病原因明确,主要产生了异常的BCR/ABL融合基因;靶向药物针对的主要也是BCR/ABL蛋白质,因此CML疗效判断的特异性指标就是BCR/ABL融合基因的数目多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推荐在用药治疗后,至少每3-6个月检测一次BCR/ABL融合基因数目的变化。目前主要检测患者服用药物以后3、6、12、18个月融合基因减少的数目,比较上述时间点上,BCR/ABL融合基因变化趋势,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的优劣。并根据BCR/ABL基因数目的变化情况,预测病人未来生存时间的长短。
融合基因的检测和监测:
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来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拷贝数目变化。
我们血液科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以及临床基因诊断技术。血液学实验室构建和完成了10余种检测基因的克隆和标准品的质粒构建,设计了50余种白血病基因的检测引物并建立了检测技术体系,能够提供准确的白血病基因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定性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协助诊断白血病;监测白血病患者对化疗等治疗的反应,评价疗效。对于慢粒白血病患者,检测和监测其特征性融合基因BCR-ABL的拷贝数,则可以判断患者的治疗疗效和远期预后。
白血病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使得部分血液病的治疗进入以“基因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白血病个体化治疗”模式,明显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疗效并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