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引起的?
研究发现,可导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包括:
1、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
2、孕妇患糖尿病且未经治疗控制病情
3、孕妇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激素、苯妥英钠
4、孕妇妊娠早期受到放射线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辐射
5、怀孕头3个月,特别是3-8周,遭到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感冒症状)
6、环境因素
7、近亲婚配
8、不良嗜好,如孕妇或丈夫吸烟。
先心病有许多类型,大约60-70%属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正常情况下,心脏内的血液是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的。但ASDVSDPDA由于心脏解剖的改变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在心房水平、心室水平和大动脉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
首先可以出现机体组织器官缺氧,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其次可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第三,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第四心脏结构异常引起血液湍流可造成局部心内膜受损,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晚期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最后出现重度不可逆性肺动脉高压,产生右向左分流和紫绀,临床上称艾森曼格综合征,从而失去手术和治疗机会,威胁患者生命。
这个类型的先心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
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内科介入治疗、外科微创封堵,但前两者给患者带来副损伤都很严重,所以专家更加倾向与选择外科微创封堵,
究竟有怎样的伤害呢下面我们为您详细介绍:
传统外科手术——需正中开胸或侧开胸,手术操作过程包括麻醉、体外循环、输血、呼吸机支持、手术切口,所以其对人体的伤害也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麻醉,大部分手术都是在麻醉的支持下进行的,其主要原理是阻止神经传导,暂时缓解手术疼痛,所以麻醉的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
2、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对患者的损伤主要是低温、低灌注和输血带来的伤害,低温、低灌注对人体的损伤表现在脑、肺、肾脏,水,电解质等离子紊乱,低温还可引起呼吸道损伤、增加病死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3、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疾病传播,免疫抑制,
4、传统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患者术后疼痛较剧烈,特别由于胸骨正中切开,术后恢复慢,易感染。患者长时间上肢不能进行体力活动,皮肤伤疤明显,影响美观,给患者未来的生活造成很大心理压力。
5、经过心脏手术特别经过开胸手术的患者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易产生悲观情绪,自卑感强烈,社会压力大。
内科介入治疗——传统观念人们大部分倾向选择内科介入治疗,表面看,他对人体损伤小,恢复快,但实质上它对人体的伤害和影响远超出传统外科开胸手术:
对人体伤害最大是放射性损伤即X射线损伤,一个人一年吃进的正常射线量的极限是5msv。除了自然界的X射线外,我们每个人在正常范围内一年可拍40张胸片,做2.5次胸透,而做一次CT扫描,就超标了6倍。然而,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特别是室间隔缺损时间比较长,患者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完全暴露在X线机下,X线照射几乎伴随手术的全程,X线直接电离DNA使其双螺旋结构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受到破坏后却很难修复,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诱发癌症.对儿童的伤害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
2、患者接受X线照射的剂量越大,受到的伤害就越大。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受到的伤害更大。
3、儿童对X射线的敏感性比中年人大10倍,即使低剂量的辐射也会对对儿童造成伤害,女孩患者受害尤甚。
4、儿童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慢慢累积。
5、损伤主要在三个部位:生殖腺、甲状腺和白细胞。
6、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据研究表明接受过X线照射的儿童智力明显较没有接受过X线照射的儿童差。
7、辐射损伤会导致多种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早衰、生殖系统疾病、白内障,甚至诱发癌症。
其次、是血管的损伤,介入治疗首先是建立股动脉-左室-室缺-右室-股静脉轨道,手术器械及封堵装置都是经这一途径输送,所以其对血管内皮产生了不可逆性的损伤,尤其6岁以下儿童血管损伤更加严重,专家建议3岁以下儿童禁止接受血管介入治疗先心病,因儿童血管尚未发育完全,血管内径小,完全是被鞘管支撑起来。再次、介入手术的安全性较低,封堵器易脱落,残余分流多见,易造成主动脉瓣损伤,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达
外科微创伞堵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微小创口,利用封堵伞对心内畸形矫治。其大致的操作过程为:在胸部切开很小的入口,暴露出心脏局部表面,插入导管,通过B超的引导,导管到达缺损处,送入封堵伞修补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微创伞堵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术适应症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无法进行内科介入的:干下型,主动脉瓣下及隔瓣后的VSD,膜部瘤型VSD , 膜周部VSD,肌部VSD
2、切口小:胸骨下端3-5cm,
3、不用体外循环,穿刺点取代心脏切口,不用输血,
4、手术时间短,40分钟内完成,
5、手术恢复快,术后6小时可进食,术后平均住院日数3-5天
与导管介入比较
避免放射性损伤,避免使用造影剂,避免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路径短、角度佳,对于内科无法完成或操作很困难的外科封堵都很容易完成。同时由于操作轨道容易建立、路径短、角度更适合,因而大大减少了传导束损伤机会,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即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封堵失败可立即改为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