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一种由于高级神经系统长期持续过度紧张,引起大脑功能轻度紊乱的精神状态。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
引起神经衰弱的病理机制很复杂,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关于引起神经衰弱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明朗。经过调查研究,一般认为神经衰弱与下列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1)诱发因素
主要是指导致神经衰弱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各种引起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都会成为本病的促发因素。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拥挤、竞争激烈、失业、下岗、个人收入的悬殊,社会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等都会使人们的精神紧张。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事件,若发生过多,变迁甚大,也会让人牵肠挂肚,如股民对股票的涨跌,若过于投入,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最终引起神经衰弱。
长期的精神或心理创伤,如家庭纠纷,婚姻不幸,失恋,邻里关系紧张等,也会使人们精神过于紧张,心理负荷过重而出现神经衰弱。
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重大考试受挫时,常常会造成神经负担过重,成为学生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现代研究表明,精神刺激可造成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惊恐的刺激可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出现心率加快,面红汗出,血压升高等。这些内环境的变化有可能造成大脑功能紊乱,所以脑电活动也有异常。
(2)易感素体因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神经衰弱发病也是如此,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工作环境下,有的人患神经衰弱,而多数人都不会。这里就有一个易感素体因素,包括遗传和人格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神经衰弱与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一般认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者,多表现为多愁善感;焦虑不安、保守、安静等特点,易患神经衰弱。他们往往是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几乎没有很高兴的时候。信仰养生之道,爱吃补品,对改变生活习惯很敏感,过分注意自身的感觉,喜欢看医书,容易受医书影响而感到不适。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等。
(3)维持因素
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体病后附加的反馈信息,使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
总的来说,神经衰弱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清楚。但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超过了病人所能承受的能力,神经功能过于紧张引起的,这就涉及到社会、家庭环境心理、性格等诸多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