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心慌、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失眠、早醒、头痛、背痛、各种躯体疼痛,腹胀、便秘、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而在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也未发现有什么器质性疾病。即使身患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也会时常遭受这些症状的折磨。
长期服用各种镇静催眠药物、止痛药、中草药以及各类保健品等,这些症状却未见根本改善,成了一块“心病”。患者心情因此变得更加糟糕,上述各种症状也逐渐加重,工作、学习乃至生活能力急剧下降……长此以往已经习惯于这个结论:“神经衰弱”。其实,80%的人都是被一种疾病困扰:抑郁症。
治疗:需要多管齐下
在治疗上,不同疾病所致的衰弱综合征需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措施,配合合理的作息制度和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药物治疗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患者往往认为,吃了药病就应该好,但实际并非如此。正如导致衰弱症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样,治疗起来也必须多管齐下。心理治疗、各种物理治疗(温泉疗法、水疗,头部共鸣火花、电兴奋、直流电离导入等)、运动疗法(气功、太极拳、瑜珈等民间健身术,有利于解除焦虑)、生物反馈疗法和音乐疗法都会起到治疗作用。
现在临床使用的药物,副作用一般很小,在医生的指导下即使长期服用也不会形成依赖性。虽然有些中成药称可以治疗抑郁,但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科研资料。
症状:多变易漏网
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大多与精神因素、性格特征、生活规律混乱、缺乏运动有关。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一、衰弱症状:包括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表现为精神萎糜、疲乏无力、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困倦思睡、头昏脑涨、思考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近事遗忘(患者诉述做事丢三拉四,说话常出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工作不持久、效率下降,但智力正常,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勇气,容易悲观失望。
二、情绪症状:情绪容易兴奋,可因小事而烦躁、忧伤、事后又懊丧不已(自制力减弱,遇事容易激动:或烦躁易怒,对家里的人发脾气,事后又感到后悔;或易于伤感、落泪;焦虑情绪,对所患疾病产生疑虑、担心和紧张不安;例如,患者可因心悸、脉快而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或因腹胀、厌食而担心患了胃癌,或因治疗效果不佳而认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这种疑病心理,可加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心情紧张,放松不下来,且特别容易烦恼、激动或发脾气(烦恼的内容往往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感到困难重重,无法解决)。一般早晨情绪较好,晚上差。
三、兴奋症状:精神容易兴奋可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阅读书报或收看电视时精神易兴奋,不由自主的回忆和联想增多),感官与内脏感受器感受性明显增强,如对声光敏感,常怕光、怕声,甚至怕冷、怕热,一点刺激都难以忍受,手指、眼睑与舌尖颤动等。
四、紧张性疼痛或肢体肌肉酸痛:部分呈游走性,部位不定,时轻时重。常由紧张情绪引起,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稍一紧张就头痛或说不清的肌肉疼痛。患者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或颈项僵硬;有的则诉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五、睡眠障碍:睡眠节律失调,夜晚入睡困难、睡眠浮浅、多恶梦、易早睡、醒后感到不解乏,头脑不清醒。有时表现为日间昏昏欲睡,傍晚反而精神振作等睡眠觉醒节律变化。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诉述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
还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感到白天思睡,上床睡觉又觉脑子兴奋,难以成眠,表现为睡眠节律的紊乱。有的患者虽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但醒后坚决否认已经睡了,缺乏真实的睡眠感。这类患者为失眠而担心、苦恼,往往超过了睡眠障碍本身带来的痛苦,反映了患者的焦虑心境。
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主要表现在
①心血管系统:如心慌胸闷、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四肢发凉、皮肤潮热、多汗、血压不稳等。
②胃肠道症状: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
③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遗精、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等。
④神经系统症状:头皮和肢体麻木、头痛、头晕脑涨、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打不起精神、记忆力减退、浑身疲劳等。这类症状往往成为患者求治的主要原因,因此掩盖了神经衰弱的基本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