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它会让你周身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俗语说:痛风痛起来真要命。只有饱受痛风煎熬的人才会有如此深的感觉,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痛风性肾炎,尿酸肾结石,以及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
痛风病因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这个饱和点,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痛风是先天遗传基因〔体质〕及后天饮食环境两个因素共同造成,若无遗传痛风体质〔不一定要有痛风家族史〕,则不容易因饮食过度而引起痛风,但若有尿酸过高体质,则可透过饮食控制来减少或预防痛风的发病。痛风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大部分(占85%~90%)在30~40岁以上发病,近十几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许多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得到痛风,可能与饮食过盛有关。
痛风好发于成年男性,男性占95%。女性多于更年期停经之后发病(占5%)。原发性痛风常有家族遗传史。由特异酶缺陷所致者可在青少年发病。
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未能将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如果有诱因引起沉积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结晶释出,那便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出现过敏而造成炎症。
痛风可以由饮食,天气变化如温度气压突变,外伤等多方面引发。
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浓度加强,使到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风古称“王者之疾”,因此症好发在达官贵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结论:“太监不会得到痛风,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会得到痛风,年轻男性除非荒淫无度才会得到痛风。”
痛风的遗传因素:痛风患者可有家族遗传史,或称之为有家属性发病倾向,但在世代和家系中,痛风出现是不规则的。原发性痛风患者,约10-25%痛风患者有痛风家族史,各国报告范围为8-30%。痛风病人近亲中,15%-25%有高尿酸血症。原发性痛风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性不完全。
很多因素可影响痛风遗传的表现形式,如年龄、性别、饮食及肾功能等。已确定有两种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症是性连锁的遗传,见痛风分类中的酶代谢缺陷章节。继发性痛风中糖原积累病I型(vonGierke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情况变异极大,可能是多基因性的。
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
痛风发病的源头为高尿酸血症,故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是由先天嘌呤代谢异紊乱引起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主要是由疾病、滥用药物等引起,多发男性及绝经期妇女,重男轻女,男女比例20:1由于疼痛像疾风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此被称为痛风其临床特点为:
1、高尿酸血症;
2、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3、痛风石形成和沉积痛风石性漫性关节炎;
4、关节畸形等。
常伴有发热、剧痛、畸形、僵硬、关节受阻、痛风石产生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结石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