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称为寰枢椎半脱位,儿童的旋转移位虽然是个老问题,但是由于过去认识的局限,和依赖于误差很大的 X片诊断,临床医生经常会判断失误,多数都是过度诊断,将一些正常影像表现误认为是异常。因此有必要加强学习有关该病的病因及骨骺发育、发病机理、发病率、诊断及分型、治疗方法与选择和新的认识。
一、病因
多数患儿是由于微小创伤或咽喉部炎症而发生自发性寰枢椎移位。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颈部感染、轻微外伤、颈咽部术后及类风湿疾患等的韧带松驰及断裂均可导致该病。Down氏综合征、后颅窝或上颈髓脊索瘤及肌纤维瘤、脊髓空洞症、Arnold-chiari畸形、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黏多糖病(Ⅲ、Ⅳ型)、滑车神经麻痹等也可导致该病。
二、发病机理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或唾液腺手术、咽后脓肿或上颈椎骨髓炎等发病后2周~6个月可出现寰枢椎旋转移位(AARD),推测其机制为炎症性水肿造成寰椎横韧带扩张、寰枢关节不稳定,而非原有的韧带松弛。
三、诊断
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后壁或颈部感染、(轻微)外伤史、咽部手术史及既往有类风湿疾患、结核等病史的儿童获得性斜颈应考虑AARD。本病斜颈姿势典型,常被形容为“知更鸟觅食姿态”:头倾向一侧,下颏转向对侧,同时颈部尚有轻度屈曲。急性期患儿拒绝主动转动头部,被动转动时可引起显著的疼痛,造成斜颈对侧方向的旋转受限。下颏偏向侧的胸锁乳突肌紧张可能提示有矫正畸形的趋势。当畸形固定时则疼痛可缓解,但斜颈仍可持续,伴有头部运动受限。
可疑患者均应投照 C 1~C2开口正位及上颈椎侧位 X平片。AARD的 C 1~C2开口正位常可见寰椎左、右侧块形态不对称,距齿突中轴线间距不等;寰椎侧块与枢椎所成的小关节两关节面不平行,侧块常突出于对应的枢椎上关节面边缘。侧位 X片尤其是颈椎屈伸侧位,应观察寰椎前结节后缘皮质与齿突前缘皮质的间距(ADI),超过5 mm即有临床意义。
由于颈部活动受限及患儿因疼痛很难配合,因而上颈椎的侧位及开口正位 X片常质量不高,很难与因体位造成的 X片假象区别开来。当 X片无病理表现,而临床检查阳性(即体征与 X线不符)时,仍应诊断AARD。颈部侧位 X平片尚可观察到咽后壁软组织,可协助诊断。Wholey认为 15岁以下儿童的咽后间隙平均值 3.5 mm,气管后间隙均值 7.9 mm,并建议若咽后间隙超过 7 mm,气管后间隙超过22 mm,则应检查有无 AARD 。
应用头向两侧极度旋转时的动态 CT扫描可清楚显示 AARD患儿寰椎相对枢椎的旋转受限,是检查AARD的昀佳手段。静态和动态功能 CT不仅是诊断 AARD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判定损伤的预后。MRI由于可进行冠状面扫描,无需患儿作张口及头后仰动作,因而可详细及成功地观察齿突与寰椎两侧块之间的关系;还可于矢状面获得 ADI数值、于横断面观察寰椎横韧带信号有无减弱,故而为诊断AARD提供了强力支持。
四、临床分型
长期以来,因对寰枢椎旋转移位的病理解剖认识有限,因而存在命名上的混乱:旋转脱位、旋转畸形、旋转半脱位、旋转固定及自发充血性脱位等。“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是昀常描述儿童获得性斜颈的称谓。但这类患者除了半脱位以外,常存在寰椎相对枢椎的前移,而正是前移导致 Steel安全区减小,颈髓易于受压。故而“半脱位”容易使医生麻痹,不注重神经损伤,应用“旋转移位”则更为恰当和确切。少数情况,斜颈畸形可持续不缓解,此时即应称为“寰枢椎旋转固定(AARF)”或“寰枢椎固定移位”更为妥当。
Fielding提出了著名的 Fielding-Hawkins分型:Ⅰ型:旋转,轻度前移,ADI≤3 mm;Ⅱ型:旋转显著,前移明显,ADI 3~5 mm,此时寰椎横韧带已发生断裂;Ⅲ型:旋转显著,前移极明显,ADI>5 mm,当ADI达到10~12 mm时寰齿间所有韧带均发生断裂,此时C 1、C2高度不稳定;Ⅳ型:旋转并伴后脱位。此种分型已被广泛接受,目前仍采用。
五、治疗
早期、准确的诊断及得当的治疗相当必要,否则易发生颈椎不稳甚至颈髓受压 。
症状轻微时建议予止痛药及泡沫软颈托固定;不伴 C 1前脱位时,固定仅需持续到症状缓解即可。
可给予枕颌吊带牵引,牵引前不予手法矫正,必要时口服肌松剂及镇痛药如安定、百服咛等;当双侧主动侧方旋转相同时,去除牵引,以软颈托固定,直到患儿颈部活动完全恢复,尤其是后伸活动完全正常及颈椎侧位屈伸位 X片无异常时。
Levy强调必须行后伸位牵引复位,否则不稳定的临床及放射学征象可能持续存在。若寰椎有前移位,则因可能存在寰枢关节持续不稳定,应密切随访观察。Wong认为生物电反馈颈椎有助于缓解颈部外伤后的肌肉痉挛。无寰椎横韧带撕裂的可保守治疗;存在横韧带撕裂的 AARD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行融合;存在寰枢椎前、后脱位时,不论有无旋转,均应手术治疗。
少数情况寰枢关节固定,当伴有 C 1前移位时,则可发生严重的神经损伤。下述情况应行寰枢椎融合:①存在神经损伤;②C 1明显前移位;③畸形超过 3个月而保守治疗失败;④保守治疗固定至少6周而畸形复发。
Pang等 对 29例 AARF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给出的推荐治疗方案为:①所有急性和亚急性 AARF患者均应先行颌枕带牵引,一旦复位,支具固定 3月。②慢性Ⅲ型患者,也应先行颌枕带牵引,复位后支具固定。若支具固定期间出现复发,则行颅骨牵引及 Halo支架固定。③慢性Ⅱ型患者,也先行颌枕带牵引,考虑到复发率高,复位后应直接使用 Halo支架固定。④慢性Ⅰ型患者由于预后差、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故应直接使用颅骨牵引,复位后 Halo支架固定 3月。⑤初次复发后,应分析复发后分型,Ⅲ型患者可使用支具治疗,Ⅰ、Ⅱ型患者则应使用颅骨牵引及 Halo支架固定。 ⑥所有出现第 2次复发的患者均被定义为复发性AARF,急性及亚急性患者应使用颅骨牵引及 Halo支架固定,慢性患者则需外科融合。⑦所有在使用 Halo期间或去除 Halo支架后出现的复发均推荐外科融合。⑧所有在颅骨牵引后无法复位的患者均推荐外科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