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是指食道、胃、与小肠和结肠等任何部位出血,以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屈氏韧带为界点分上下消化道。以下消化道出血为症状是临床常见的,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下消化道的表现之一。因此在治疗上除了止血、补充血容量以外,寻找下消化道出血部位、疾病性质进行原发病病因治疗最为重要。发病病因纷繁多种,按出血量多少、速度快慢、在肠腔停滞时间的长短,临床表现不同。常见的原因为息肉、炎症性肠病、肿瘤(良性或恶性)、结肠憩室、血管畸形、内痔和肛周疾病。各种病因的预后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尽快找出出血的部位及病因。寻找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部位有时是困难的,需反复检查,尤其在出血未停止时的检查更为重要(如内镜、核素扫描,血管造影等)治疗上也要采用病因性治疗方案,彻底除患根。以下是我治疗这个病例的最深体会,和大家分享:四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杜向阳
患者叶某,男性,43岁,因肝门部胆管癌术后1年,反复血便20天入院。该患1年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1型)而行俩侧胆管分别与空吻合术,术后予8次全身化疗。病情稳定。20天前反复出现柏油样大便,在当地医院查胃镜未见出血点,转入我院后胃镜仍未见出血点,但十二肠球降段可见外压性肿物,CT示肝门部可见肿物,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入院时血压偏低(80/50mmHg)心率正常,患者无不适。于左肝内PTCD引流术。距离上次出血1周,前后相差2小时,再次出现暗红色血便,量约800毫升。便血前出现寒战 高热 (体温41度)及腹痛,出冷汗。而PTCD管内无血液,分析是胆道出血,部位是吻合口。急诊行腹腔动脉造影,各动脉分支均未见造影剂外溢,只肝门区见紊乱血管团,无法行栓塞止血术。经输血止血等保守治疗,血便量渐少,且便色转黄,出血已止。又是距离上次出血1周,再次出现暗红色血便,量约1000毫升,症状仍是高热 (体温40度)及腹痛,出冷汗,再行胃镜结肠镜检查,仍未见出血点,胃内无血块。 上次胃镜病理提示见到异型细胞,考虑转移癌,肿瘤标志物升高,也支持转移癌。
综合上述资料,考虑还是寻找出血点,肝门部血管团那里怀疑最大,决定再次动脉造影,如果还是不见出血点,就栓塞肝固有动脉。事实上造影后还是未见造影剂外溢,然后用明胶海绵栓塞肝固有动脉。术后当天未再出现血便,但是第二天下午,又出现暗红色血便,量约1000毫升,经科内讨论后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复发肿物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与吻合口下后壁浸润,质硬,固定,输出段肠管里残存血液,打开吻合口肠管,探查肝内胆管时候,出现活动性出血,为吻合口后壁溃疡出血,予缝合止血。手术结束,病人恢复好,未再出现失血症状。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治疗过程:消化道出血分上下消化道出血,先判断是上还是下消化道出血,胃镜很明确,否定了是上消化道出血。那就是下消化道出血了,先一段一段排除:结肠镜未见出血点,可以除外结直肠病变出血,且2次腹腔动脉造影也证实上述观点。还有就是小肠出血了,而小肠出血可能性非常非常小;没有足够证据先不考虑;那剩下的就是非常有理由的胆道出血了(具有周期性,便血时寒战,高热,腹痛,冷汗),而PTCD管内无血液,分析为肝内胆道出血可能性也不大;最具有证据的是吻合口出血:胃镜病理,CT,肿瘤标志物升高。那当时血管造影提示的肝门部紊乱血管团出血就是罪魁祸首,虽然未见造影剂外溢,也还是栓塞肝固有动脉止血为最佳方案,且微创,打击小,效果佳。但为什么还是再出血了呢,原因有二:1.肝脏为双系统供血,除了肝动脉还有门静脉供血,因此,如果是门静脉出血栓塞肝动脉没用。2.明胶海绵可再通,理论上14天可以再通,但该病人术前彩超已经见到肝脏有动脉血流,因此也可以认为没有栓塞住,当时用钢圈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