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患者常常向我提出各种各样有关膝关节的问题,有些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治疗问题,有些是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问题。提问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我经常就个别问题进行回答,但随着患者的医疗知识的不断提高,所提的问题深度及专业性知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根据以往患者所提问题的内容进行一下综合回答,以便广大关节外科的患者能够比较充分的了解。今后分阶段回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文立成
一、什么情况需要换人工膝关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下有关膝关节的基本知识,为了广大患者都能够看得懂,我在介绍时尽量避免使用太专业的词汇。
1、简单介绍一下人膝关节的正常结构: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大腿骨)和胫骨上端(小腿骨)以及髌骨共同组成,它们相互接触的骨的表面覆盖有软骨(老百姓常叫脆骨),由四根韧带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其间内侧和外侧各有一个半月板,因为形状像半月所以称为半月板。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人从出生到开始走路,每天都在不停的使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行活动时膝关节相互活动的是骨表面的软骨对软骨的活动,软骨具有弹性和耐磨性。
2、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出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所涉及的东西也较多,我只能简单介绍。对于年轻人由于运动创伤导致的骨和关节内的损伤所引起的关节病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主要介绍一下中老年人所常出现的问题。有文献报告,60岁以上的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我在门诊看病时也有同感。很多中老年病人常常告诉我上下楼梯、下蹲时关节疼痛,甚至走平地也疼痛,有的患者还需要扶拐才能行走,其实这些患者就是患了膝关节骨关节病,这是一个专业诊断,通俗的讲就是由于长期的关节使用,造成关节磨损所引起的。讲到磨损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任何东西长期使用都会有磨损,人类的关节也不例外,而人的膝关节又是比较特殊。磨损程度一般与两种情况有关,也就是说两个“量”,一个是数量,一个是重量。数量大家比较好理解,使用的次数越多磨损就会越重。而重量一般人不太好理解,我这里说的重量是指的人体体重的重量,人的膝关节发育成熟,女的在18岁左右,男的在20岁左右。在这个年龄体重往往比较轻,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女孩子有些体重大概90-100斤左右,但是到了40-50岁以后,有的在结婚生小孩后体重增加的很多,达到140-150斤,甚至更多。而这些所增加的体重对膝关节产生极大的压力,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或是进行一般运动时对膝关节所产生的磨损会是正常体重的数倍,试想一下如果年轻时100斤的体重,中年以后体重增加到150斤,每天在扛着50斤的重量行走会是什么样。我在门诊看病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同样的年龄由于体重的不同膝关节的磨损程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在病房作过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体重超标较多的患者。当然,除了以上我讲到的两个量,还有一些其它的伴有因素,如O型腿和X腿导致关节面受力不均,关节内的韧带损伤造成关节不稳,关节内的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等也都会造成过度的关节磨损。那么膝关节磨损后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首先是关节内的软骨损伤,而软骨是一种很特殊的组织,它本身并无血液循环,也就是说它不依靠血液供应营养,它是依靠关节液给它提供营养,因此关节内的软骨受到损伤后,恢复就会十分困难。长期反复对关节的摩擦以及外伤和过度负重就会导致软骨组织从表面损伤→深部损伤→软骨消失→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内“骨对骨”的摩擦→相互接触的骨面硬化→关节骨面周围骨质增生,由于“骨对骨”的摩擦产生很多骨微粒,形成关节内游离体,这些小的游离体又会侵入到关节间隙形成类似于眼睛里进沙子一样的对关节加重磨损,由于骨磨损微粒的不断增多聚集在一起还会形成更大的游离体。很多患者常常产生误区,认为是关节长“骨刺”才导致关节出现问题,其实是关节出现问题后才长“骨刺”,也就是说,当你拍片发现关节内有骨质增生时关节内的软骨一定有了相当程度的磨损。我们将这种疾病称为膝关节骨关节病也称为骨性关节炎,但意思是一样的。这种疾病早期时仅会在上下楼时或蹲起时出现关节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此种情况逐渐加重,在平地行走也会出现疼痛,同时关节的活动范围也会逐步变小,甚至影响下蹲。我的患者在看病时常常会对我说:平地行走还算可以,但上下楼或蹲下时十分困难,特别是高一点的台阶如果不借助其它东西几乎上不去。这种情况是中晚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平地行走也要借助手杖帮助,而且这种疾病白天疼痛还比较轻,晚上疼痛会加重。这种疾病对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门诊看病的患者逐年增加。(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