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现代社会随着老龄化的来临及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并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单一疗法难取佳效。笔者近年来采用川脊汤加减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127例住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20~71岁,平均40.9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4年。对照组63例,男30例,女33例;年龄21~68岁,平均41.0岁;病程2个月~9.6年,平均3.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所拟定的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②旋颈试验阳性;
③X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
④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⑤除外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
⑥除外椎动脉Ⅰ段和Ⅲ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组:川脊汤加减,药用黄酒60g,葛根、丹参各30g,赤芍、当归、川芎、牛膝各15g,桃仁、红花、生姜各9g,老葱3根,红枣7个。头晕目眩剧者,加天麻、钩藤、泽泻各9g;头痛者,加蔓荆子、白芷各9g;耳鸣者,加石菖蒲、蝉蜕各9g;上肢麻木者,加姜黄9g,川乌、草乌各6g;呕吐者,加半夏、竹茹各9g。水煎分两次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同时配合手法治疗,在颈肩背部行揉、滚手法,并按压阿是穴,头面部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行推法,最后在百会穴行振法后结束。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疗程。
2.2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尼莫地平4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2.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
②治疗前后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改善情况。
2.4观察方法:主要症状、体征采用记分法。
①眩晕:重度(不能睁眼视物或动则眩晕、猝倒)0分;中度(间歇性眩晕,眩晕时间较长,头部扭转到一定位置时眩晕)1分;轻度(偶然眩晕,时间较短)2分;正常者3分。
②头痛:剧烈疼痛(非镇痛药无法控制)0分;中度(可以忍受)1分;轻度(稍感头痛)2分;正常者3分。
③旋颈试验:头左右转侧偏离矢状线300即头晕者0分;偏离矢状线300~600 即头晕者1分;偏离矢状线600~900 即头晕者2分;正常者3分。
2.5统计学处理方法: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均用 ±s表示,对治疗前后的数据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3、治疗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经1个疗程治疗后统计疗效,结果见表1,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3.2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比较 经1个疗程治疗后,结果见表2,两组治疗后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4、讨论
颈椎退变失稳,压迫已粥样硬化的椎动脉及椎动脉周围的神经丛,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致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痉挛,椎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由于发病机理复杂,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等症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丹溪心法・头眩》也有“无痰不作眩”的记载,说明虚、风、痰在本病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但《医灯续焰》曰:“眩晕有因于死血者,血死则脉凝泣,脉凝泣则上注之力薄矣,薄则上虚而眩晕生矣。”《直指方》亦云:“瘀滞不行,则生眩晕。”加之椎动脉型颈椎病呈年轻化趋势,故笔者认为气滞血瘀是本病主要病机。治宜行气化瘀,升清通络。方中葛根升清通络;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丹参活血化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通络开窍。诸药相伍,使气血畅通,清阳得升。现代医学证实,葛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改善微循环,消除局部充血、水肿等。手法一方面可调整颈椎力学平衡,减轻对椎动脉及周围神经丛的刺激;另一方面能活血通络,缓急止痛,改善局部血运,缓解椎动脉痉挛状态。其与中药疗法相配合,治疗机制明显优于仅能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的对照组,故奏捷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