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治疗为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分子生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转移性肿瘤的化疗都占有重要的治疗地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静脉都有损伤。
例如5-FU,在胃肠道肿瘤、头颈部肿瘤、乳腺肿瘤的联合化疗方案中都经常用到,如果经外周静脉给药,其静脉炎发生率可高达57%,患者静脉可出现条索状疼痛及红肿,晚期可出现条索状静脉发黑及色素沉着,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长春瑞滨在肺癌及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也较多,其输注后可沿静脉走向出现疼痛、水疱甚至溃烂等反应;阿霉素类化疗药物如渗漏可导致局部水疱、溃烂及慢性溃疡形成,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多西他赛、顺铂等广谱的抗肿瘤药出现渗漏也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肿瘤患者化疗必须经过PICC给药或中心CVC导管给药。但CVC导管留置时间短(2-4周),且感染、血栓等并发展相对较多;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根据导管材质不同,最长可达1年),可以满足患者多个疗程治疗的需要,且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相对CVC导管为低,因此,推荐肿瘤患者化疗使用PICC导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