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治未病”,历经长期实践,中医药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其中“冬病夏治”即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特色方法。何谓“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中医寒证或虚寒证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有所缓解,趁其缓解季节,采用内服和外敷等方法,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这是遵循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根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的原理而创立。因为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机体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阳气不足为内因。寒邪属于中医所说的“阴邪”,在阴气旺盛的冬季,患者体质阳气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所以见效缓慢。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自然界阳气上升到顶点,人体内阳气也旺盛,如果身体内有寒气潜伏不发,此时采取祛寒助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经络通畅,如选取相应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并能通过经络直达病处,可促使身体阳气充足,潜伏体内的寒气被驱赶出来,在寒冷季节就容易抵御寒气而不发病或少发病。因此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是在夏季三伏天。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三伏天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
冬病夏治适用于一切中医所指的虚寒性疾病治疗。许多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就已经形成或存在,只是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之阳气也受到鼓舞,人体皮肤腠理充分开泄,体内病邪不至于肆虐;而到了冬季,阳气转弱,人之阳气内敛,遂使潜伏体内病邪蓄势而起。因而,要预防和治疗某些冬寒性疾病,应当从夏日做起,做到夏防冬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最多的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脉管炎等所有阳气不足、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冬病夏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从而达到治本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穴位贴敷、艾灸、拔火罐、穴位注射、刮痧、中药内服、食疗等,其中以穴位贴敷最为常用。夏季肌肤穴位敏感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穴位贴敷因使用的药物和穴位不同可发挥多种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发挥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从而调整脏腑功能,补气养血,平衡阴阳,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扶正祛邪,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再发作。 拔火罐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
脉管炎为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血管壁由里及外全层参与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弹性差,产生一系列症状。脉管炎早期症状有:肢体麻木、发凉、疼痛、容易疲劳、小腿酸胀、脉搏减弱、逐渐消失。中期症状是:活动中小腿出现疼痛、肌肉抽搐、尤其夜间明显、间歇性跛行;晚期症状有持续剧烈疼痛、皮肤暗红、黑褐色、溃疡、变黑、坏死。天气寒冷时病变血管收缩痉挛,肢端缺血加重,肢体症状出现和坏疽发生率明显增加。从夏天开始预防性治疗,改善肢端血运,促进侧枝循环建立,避免冬天病情复发或加剧。我院血管外科研制出冬病夏治“驱寒消痛膏”,属于穴位贴敷疗法范畴,它是穴药结合,既有物理刺激,也有药物吸收的化学刺激双重作用,是防治脉管炎类疾病的代表敷贴药物。有上述脉管炎类疾病症状的患者可于三伏天期间前来就诊。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肢体发凉麻木疼痛,天气寒冷时发作,天热时症状减轻或消失,这可能是肢体缺血的早期表现,因此,在夏季应注意少食生冷瓜果,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忌用冷水冲淋,禁止睡水泥地,禁止直接对着空调冷风或电风扇长时间吹风,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损伤阳气,加剧病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