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余年前,非肿瘤内科专业还很少有人愿意收治需要化疗的癌症患者,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病人住院十分困难。现在正相反,许多非肿瘤专业甚至完全没有条件的机构都在竟相进行包括化疗在内的药物治疗。尽管癌症的发病率在增加,不少地方的肿瘤医院或肿瘤内科却出现了床位闲置。
政府投入不够 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报告,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4674亿元,政府卫生支出为709.5亿元,只占卫生总费用的14.9%。在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各级医院只有创收才能维持生存,把床位使用率及收入指标分解到各科室是医院自然的选择,这就迫使他们收治与自己有点相关或完全不相关的病人。
肿瘤涉及专业多 大中型医院的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五官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等,要进行的手术主要或多半是肿瘤。他们认为,在教科书或杂志上找几个方案给病人进行术前或术后化疗,应付一下并不困难。
病家不愿意去肿瘤内科化疗 恐癌思想仍然有市场,确实有家属知道化疗的必要性,但为了对病人隐瞒病情,宁愿选择在非肿瘤专业进行化疗。
肿瘤专业普及还不够 建设完整的肿瘤专业需要较大的投入,绝大多数县级医院还没有这种条件,病人如无经济能力去大城市接受专科治疗,只能由这些地方的非专业医师提供服务。
肿瘤内科治疗效果还不理想 对已复发或转移的癌症,即使在肿瘤内科,要想治愈还不现实。这导致一些非专业的医师及病家认为,反正治不好,在哪都一样(事实并非如此)。
疾病谱变化及学科发展导致专业转型 传染病和结核病发病率的下降,使传染科、呼吸内科将工作重点部分转移到肝癌和肺癌,介入技术的发展给放射科医师提供了介入化疗的出口,麻醉科因为镇痛治疗也找到了收治癌症病人的理由。
隐形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个无需讳言的事实是,越是疗效一般或疗效可疑,药商的促销行为越是有力。肿瘤内科医师对化疗和生物治疗的指征及疗效通常有更深入的了解,一般不易为隐形的经济利益所动。于是,药商将工作重点转向其他非肿瘤内科专业的医师。
非肿瘤内科专业医师热衷于肿瘤内科治疗,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诸如此类的现象亦非肿瘤界独有,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统筹解决。当前,为了保证病人得到合理的治疗,最低限度应规定,非肿瘤内科专业医师如果要进行肿瘤的药物治疗,必须要通过国家不同级别的资格考试,证明其具有相应的水平,否则应予必要的处罚。至于根本无条件的机构及个人从事肿瘤内科治疗,当然应视为非法行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