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破裂、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一、 概述
(一) 病因
1、退变 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的基本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髓核张力和弹性下降,椎间盘结构松弛,在没有后纵韧带支持的纤维环后外侧,变化更明显。
2、损伤 积累损伤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同时,损伤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诱因。
3、职业 有长期弯腰、腰扭转工作史的人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易患人群,如司机、学生等。
4、遗传 据报道,有色人种中本症的发病率较低。
5、妊娠 妊娠时盆腔及下腰部各种组织结构相对松弛,同时承重加大,容易引起椎间盘损害。
(二) 病理类型
1、 膨出型 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但表层光滑。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
3、脱出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
二、 康复评定
(一) 临床表现
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有弯腰劳动或坐位工作史,首次发病常在半弯腰持重或突然作扭腰动作过程中。
1、腰痛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深部胀痛,由脊柱中线向两侧延伸,同时伴有单侧下肢放射痛,也可见双侧。在咳嗽、深呼吸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疼痛加重。
2、步态和姿势 轻者无明显变化,较重者步态拘谨、步行缓慢,常伴有间歇性跛行,同时可有脊柱侧弯畸形。
3、坐骨神经痛 绝大多数下腰段椎间盘突出都伴有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4、马尾神经受压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5、其它 少数患者出现肢体麻木、肿胀等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