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卧位、立位QT间期离散度(QTd)及P波离散度(Pd)变化。方法 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的VVS患儿46例(研究组),年龄7~17岁(平均11.91±2.09岁),男16例,女31例。用广东中山SR-1000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描记卧位及立位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12ECG)。匹配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对照组)。选择窦性心律波形清晰的12ECG 3个心动周期,测量心率(HR)、QTd与Pd。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①对照组卧位较立位QTmax、QTmin、Pmax明显延长(p<0.01< span="">),Pmin缩短(p<0.05< span="">),Pd延长(p<0.05< span="">),QTd、QTcmax、QTcmin、QTcd、Pcmax、Pcmin、Pcd未见明显变化(p>0.05)。
②研究组卧位较立位QTmax、QTmin、QTd、QTcd、Pmax、Pd、Pcd明显延长(p<0.01< span="">),Pcmax延长(p<0.05< span="">),Pcmin明显缩短(p<0.01< span="">),QTcmax、QTcmin、Pmin未见明显变化(p>0.05)。
③研究组较对照组卧位QTmax、QTcmax、Pcd延长(p<0.05)< span="">,QTd、QTcd、Pmax、Pcmax延长(p<0.01)< span="">;立位Pcd延长(p<0.05)< span="">,Pmax、Pcmax延长(p<0.01)< span="">。
④研究组较对照组卧位时HR稍降低(p>0.05),立位时HR明显增加(p<0.01< span="">),HR增加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差异(分别增加15.29次/min vs 12.57次/min,p>0.05)。
⑤VVS患儿在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时卧位、立位的QTd及Pd未见差异(p>0.05)。
⑥VVS患儿在卧位、立位时QTd及Pd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p>0.05)。结论 VVS患儿卧位较立位QTd、QTcd、Pd、Pcd明显延长,提示VVS患儿卧位时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当体位改变时QTd 、Pd明显受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表明该法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具有指导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