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一种较少见的无菌性样特殊类型乳腺良性病变,是以乳晕处集合管明显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大量炎性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发病率较低,大约占同期乳腺良性疾病1.41%~5.36%。此病病因不清楚, 一种认为早期可能是厌氧菌感染造成,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认为可能开始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但手术中几乎均能发现导管扩张,扩张导管内有粉刺样或奶酪样填塞物。本病难以与乳腺癌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或被作为一般乳腺炎反复切开引流、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该病属于乳腺良性疾病的疑难杂症。医学上也称乳腺导管扩张症、闭塞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等。
一般而言,乳腺导管扩张是以乳头附近主导管引流停滞为基础而命名的。当病变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各级导管周围出现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时才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一、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包括有:
1、发病年龄轻,多见于30~40岁非妊娠哺乳期妇女。
2、多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常位于乳晕深部或乳腺各象限。其长轴与乳腺导管走行一致,质地偏硬,边界不清,乳晕下肿块可与皮肤粘连,可有触痛。
3、多数病人有非周期性乳房痛,急性期可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常有触痛,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
4、可伴有乳头溢液,多为水样浆液性或脓性,可有血性溢液。溢液涂片可见大量浆细胞或炎性细胞。患侧乳房常有乳头内陷或变形。
5、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在数月或数年之间。
6、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扩张――但不主张行该项检查,有可能加重该疾病可能。
7、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增生细胞和炎性细胞。
8、乳腺钼靶摄片及磁共振检查可见乳晕下区呈现均匀致密肿块影(小于40岁女性建议采用磁共振检查,钼靶检查难以鉴别)。
二、浆细胞乳腺炎的外科治疗原则:
浆细胞乳腺炎是一种良性疾病,罕见自愈,病程常迁延数年且缺乏特别的有效方法。本病为非细菌性炎症,其抗炎疗效不明显,外科有下面几种方式:
1、保守治疗:对于急性炎症期浆细胞性乳腺炎,首先用抗厌氧菌和头孢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待急性期炎症好转后仍有乳房肿块者,采用三苯氧胺(他莫昔芬)治疗。对于乳房积液或合并脓液较多时,都需要切开排脓,积极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处理后再考虑后期手术,以提高疗效。女性乳房的发育主要由于雌激素的作用,服用三苯氧胺后,可以阻断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乳房的刺激作用,使得乳房组织处于相对休眠不应期。这样可以使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引起的浆细胞乳腺炎的组织处于休眠状态而使渗出减少,炎症消退。
2、单纯乳房切除术:肿块巨大,病变弥漫,窦道形成伴有反复感染,或病人与家属强烈意愿且年龄较大者可以考虑。该方法属于迫不得已所选择,故需要考虑病人术后所承担的家庭-社会-心理因素的困扰,建议采用假体植入改善美观问题。
3、病灶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以肿块为中心的局部切除或区段切除,其术后容易复发,故不主张;建议行病灶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扩大切除主要是以病灶为中心的导管所在小叶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的整个小叶一并切除,有时小叶象限,有时大于象限。
三、浆细胞乳腺炎外科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手术中要保证病灶的完整切除包括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不应有灰暗的病变组织,以防止复发。创面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术尔泰(有条件可用)反复冲洗,缝合伤口不留死腔,但对于切除过多无法将腺体端端缝合时,建议使用负压吸引管引流1周或更长时间,让场面自行闭合。有脓肿者先行脓肿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再行病灶扩大切除。
2、本病患者大多数反复发作或已行多次手术治疗,病情较复杂。病灶累及的范围及深度都较大,有的表面看似红肿面积不大,但侵犯了乳腺后间隙。如果炎症侵及乳腺范围达1/2~4/5,应考虑行整个乳腺切除。急性炎症期手术者,需要3~6月后行假体植入,无急性炎症者,一期假体植入。
3、术前要做乳房B超,有条件最好行乳腺磁共振平扫及加强检查,这样对病灶的范围、数目、深度等有全面了解,既有利于医师术前评估更准确,也有利于患者做好思想准备。
4、病灶扩大切除术前最好通过麦默通或巴德针等粗针穿刺设备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扩大切除手术后必须再作病理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以防漏诊乳腺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