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流脓亦称耳脓,是指外耳道内流出脓浊分泌物的症状和体征。多因热毒壅盛或湿浊邪毒滞留耳窍所致。主要见于急、慢性脓耳,亦可见于耳疖、耳疮等。
临床当根据耳流脓的病种与证候进行论治,若对以耳流脓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耳流脓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机理分析】
1、水湿浸耳:素有慢性脓耳,复因外感风寒或污水入耳,肺气不宣,肃降不行,水湿停聚,上干于耳,致耳内淌水、流脓。
2、风热犯耳:素有慢性脓耳,复因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邪入少阳,聚于耳窍,致流脓增多。
3、肝火犯耳:外感六淫失治,火热炽盛,内传肝胆,循经上蒸耳窍,气血壅盛,化腐成脓。
4、邪恋耳窍:急性脓耳好转期,邪毒未尽,或久病脓耳,脾胃亏虚,气血不足,驱邪不力,湿浊之邪久滞于耳。
5、痰凝耳窍:久病脓耳,阳气不足,肾虚骨弱,浊阴上干,蚀损耳骨肌膜。
【诊断方法】
1、症状表现:外耳道内流出脓浊分泌物,或鼓室内有脓浊分泌物积留。外耳道油性耵聍,不属耳流脓;外耳道流出物类似水样,糖还原试验阳性,见于颅底骨折患者,多属脑脊液耳漏,不属耳流脓。
2、症状分类:除按脓的色泽多有白脓与黄脓之分外,按脓的性质一般可分为:
⑴浆液性耳脓:耳内分泌物如清水样,量较多。
⑵粘液性耳脓:耳脓呈粘液性,质清稀或不稀不稠,色白或黄白。
⑶脓性与粘脓性耳脓:耳内分泌物稠浊如脓,色黄或黄白者为脓性;分泌物呈脓性与粘性混合者,为粘脓性。
⑷脓血性耳脓:即耳内分泌物夹有血迹者。
⑸胆脂瘤性耳脓:鼓室内或上鼓室内有分泌物呈豆渣样积留,臭秽难闻。
3、伴随症:一般伴有耳聋、耳鸣,有时伴有耳痛。
4、问诊:应注意了解耳流脓的原因、脓液的性质、量的多少、病程的长短、有何伴随症等。
5、检查:应注意观察耳脓的性状、色泽,并注意观察耳膜有无充血、穿孔,鼓室内有无秽浊分泌物积留或陶出,必要时行乳突X线照片。
【辨病思路】
1、新病耳脓黄浊,伴耳痛甚、发热,检查见耳膜充血、小穿孔者,多属急性脓耳。
2、久病耳内流脓,每于感冒后增多,检查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耳聋较轻,多为慢性脓耳单纯型。
3、久病耳内流脓,或有嗅味,检查见鼓膜呈边缘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听骨链破坏,多为慢性脓耳骨疡型。
4、久病脓耳,耳内分泌物量少而有特殊恶臭,检查见鼓膜松弛部边缘性穿孔,在鼓室或上鼓室内可掏出豆渣样胆脂瘤物,多为慢性脓耳胆脂瘤型。
5、久病耳脓或黄或白、时多时少,检查见耳膜穿孔或大或小者,多属慢性脓耳。
6、经常性流少量脓液,耳内瘙痒,检查见鼓膜弥漫性充血、其表面有颗粒状肉芽组织及少许渗出物者,多属慢性肉芽性耳膜疮。久病耳脓或黄或白、时多时少,检查见耳膜穿孔或大或小者,多属慢性脓耳。
7、耳痛甚,检查见外耳道有局限性红肿突起,或突起处表面有黄白点状脓栓如椒目者,属耳疖[疔]。
8、耳痛,检查见外耳道肌肤弥漫性红肿,浅表糜烂,有少量粘脓分泌物者,多属耳疮。
【对症处理】
1、耳道清洁法:适用于耳道或鼓室有脓者。用3%双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凉开水各半)清洁外耳道。在清洁鼓室时,注意将白色膜状物清除干净,否则局部用药的疗效差。
2、水剂滴耳法:适用于耳流脓量多者,先清洁外耳道,再用黄连滴耳液、抗生素类滴耳液滴耳,每日3~5次。
3、油剂滴耳法:适用于耳内流脓粘液性量不多者,特别是慢性脓耳。先清洁外耳道,再用氯霉素甘油之类抗生素油剂滴耳,每日2~3次。
4、酊剂滴耳法:适用于鼓室潮湿不干,分泌物少者。用4%硼酸酒滴耳,每日2~3次。
5、粉剂吹耳法:适用于外耳道炎症、鼓膜炎症,以及脓耳之耳膜穿孔不小于2mm者。先清洁外耳道,再以喷粉器将氯冰散(氯霉素9份,冰片1份)吹入鼓室。
6、浸耳法:适用于慢性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用重连酊浸耳,每日1次,每天30分钟,连续1个月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