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服法
中药的煎法十分重要。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可见,方法不可忽视。
煎药用具: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陶瓷罐,不得使用铁锅。
煎药用水:
1、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
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V可。
2、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药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
煎药火候: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
1、武火指火势急,火力猛,温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种煎法。
2、文火指火势缓,火力弱,温度变化不大,水分蒸发慢的一种煎法。一般煎
煎药方法:
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加盖放火上加热煎煮。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即可。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
但不宜过于频繁打开锅盖子,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
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方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味尽出。此外附子、狼毒、乌头等有毒药宜慢火久煎,以减低其毒性。
服药时间:要掌握服药时间的规律性,通过选择最佳服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一般药物宜在饭后1个小时服用。驱虫药在晨起空腹时服;安神药在睡前服;截疟药宜在发病前2个小时服;滋补药宜空腹服。
服药方法:1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病性危重的,可1次顿服;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一般汤剂多用温服。解表药宜热服,并可喝热粥以助汗出。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但在病重邪甚,拒药不纳,出现呕吐时,可采用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一般服药呕吐的患者,宜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用凉服,少量频服的方法。
如遇患者昏迷,吞咽困难时,宜鼻饲给药。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 特殊药物的煎法:1.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药物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一20分钟后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有些药物因临床治疗需要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如: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龟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2)某些有毒饮片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小时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一般来说,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分钟即可。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
(2)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l0―l5分钟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等。
3、包煎
包煎即是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宜包煎,以免在煎煮过程中粘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蛤粉、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4、烊化(溶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煳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对人群药煎液中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5、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饮片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应单独煎煮2~3小时。
6、兑服
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入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7、冲服
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8、煎汤代水
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