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腰椎滑脱: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骨折、慢性损伤等原因而使腰椎骨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或峡部间骨质连续性中断,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在峡部不连的基础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连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如无峡部不连而由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脱叫做假性腰椎滑脱。真性腰椎滑脱多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多发于第5腰椎,其次为第4腰椎,个别亦有多发者。
症状:长期反复下腰痛,有时疼痛放射至骶髂部,甚至可放射到下肢。站立、行走、弯腰、负重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极少数重患者可出现马尾神经受牵拉和受压迫症状,下肢乏力,马鞍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全性瘫痪。如仅有峡部崩解而无滑脱者,有时无症状,有的出现较轻的下腰痛,能从事一般劳动。患者症状的程度取决于峡部不连的类型、脊柱不稳定的情况、滑脱程度及患者的年龄。
假性腰椎滑脱:腰椎的稳定性靠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维持,即脊柱本身和与之相关的肌肉方面。无论哪一方面中某一部分受损或功能发生障碍,都会产生腰椎节段性不稳。而这种下腰部椎间关节在正常负荷情况下不能保持生理对合关系,引起松动、失稳,甚至出现腰椎滑脱征象及一系列症状者,称为下腰椎失稳症。因其不伴椎弓峡部崩裂,故又称之为“假性腰椎滑脱”。本病多见于60岁左右的女性,以第4、5腰椎为多见。造成“假性腰椎滑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退行性改变:由于椎间盘脱水、变性,使其体积缩小,相应的椎间隙变窄,以致于前、后纵韧带松弛。在前屈、后伸时,无法制约椎体的正常运动,导致上节椎体过度的前移或后移,造成椎体假性滑脱。②内分泌紊乱:女性月经期或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引起骨质疏松的同时,使韧带和关节囊松弛与弹性减弱而发生腰椎滑脱,故更年期以后的妇女多见。
症状:滑脱程度轻者症状多不明显,程度严重者多有腰痛,疼痛点多在腰部、臀部,疼痛特点有酸痛、牵拉痛、胀痛,患者感觉其腰部似“折断”,尤以长久站立后更为明显。由于椎体不稳,多不愿长久站立或站立时将身体依靠他物或双手扶腰以减轻腰部的负荷。因第4、5腰椎发生假性滑脱多见,故第5腰神经多受累及,出现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低,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也可减弱,但平卧后症状立即消失或减轻。病程短为数日,长至数十年。也有的患者有间歇性跛行,行走时疼痛明显,坐位或平卧后疼痛缓解。本病的诊断最终由X线片决定。应拍摄动力性侧位片,作为诊断的依据及判定治疗效果的标准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