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2011年2月-2012年10月湖南岳阳市中医医院住院和门诊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单盲法观察。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34.72±10.2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平均(5.3±4.25)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6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11年,平均(5.26±3.78)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1978年中华医学会杭州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经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
②临床类型属于慢性复发型UC活动期患者;
③腹泻每日6次以下,腹痛、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胀、肠鸣,无明显发热及水、电解质紊乱者;
④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
⑤年龄18~68岁;
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8岁以上者,妊娠或乳期妇女;
②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或伴中度以上发热及水、电解质紊乱者;
③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④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2、方法
2.1实验药物制备:
取黄连120g,黄芪240g,大黄60g,赤芍120g,肉桂120g经捣烂后加黄丹煎熬凝结成药肉,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敷贴片上而成。由岳阳市中医院药剂科负责监制。
以上2组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与本病有关的中西药物,注意休息,调畅情志,低纤维高营养饮食,忌烟酒、辛辣、生冷食物。
2.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选足三里、神阙、脾俞为第1组穴位,中脘、天枢、大肠俞为第2组穴位,每次1组,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以肠愈膏贴于穴位,每日1次,贴敷6小时后揭去,30日为一疗程。
2.2对照组: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每日3次,第1周从0.5g每次递增0.25g至2g,第2周每次2g,第3周每次递减0.25g至1g,连续30日为一疗程。
2.3观察指标
2.3.1中医临床症状
主症:
①久泻不愈,大便夹脓带血或为黏液便;
②里急后重;
③腹痛;
④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次症:
①肛门灼热,大便秽臭;
②腹胀肠鸣;
③身热;
④小便短赤。
将症状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评分,主症按无症状、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症状、轻、中、重分别计0、1、2、3、4分。
2.3.2电子结肠镜
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根据改进的Baron内镜下UC活动度分级标准来记录:0级为结肠黏膜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Ⅰ级为轻度充血、水肿,无或轻度糜烂,溃疡无或散在分布,数量少于3个;Ⅱ级为中度充血、水肿,中度糜烂或伴出血,溃疡散在分布大于等于3个,;Ⅲ级为重度充血、水肿,重度糜烂,触之明显出血,溃疡分布多,表面布满脓苔,根据其程度不同,分别计0、1、2、3分。
2.3.3病理检查
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参照分级法记录:0级为无明显炎症,无隐窝脓肿或粘膜上皮的破坏;Ⅰ级为轻度炎症,有充血水肿;Ⅱ级为中度炎症,有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炎性细胞增多,但粘膜上皮完整;Ⅲ级为重度炎症,急慢性炎性细胞明显浸润,有脓肿隐窝及粘膜表层溃疡形成。按其严重程度Ⅰ级、Ⅱ级、Ⅲ级分别计0、1、2、3分。
2.3.4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定期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