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肠镜,发现结肠息肉的病人越来越多了。有约1/3的初诊病人肠镜筛查能发现结肠息肉。是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确实发病率增加了呢?还是因为检查器械更清晰、医生的操作技能更完善而仅仅是发现率的增加?
很多病人一听到“发现息肉”,就很恐慌,因为大家似乎都知道――息肉会癌变。绝大部分病人会选择立即内镜下切除。但也有病人提出,可以采用非手术的方法治疗息肉吗?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是每一个息肉都需要切除,但也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息肉。
所谓息肉,是一个笼统的肠镜描述术语,指的是来源于大肠粘膜并隆起于粘膜表面的病变。息肉可以分为两大类: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有经验的肠镜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息肉表面腺管开口的形态,不依赖病理即可准确判断息肉的类型。
非腺瘤性息肉包括:
1. 炎性息肉:是肠道炎症(常见的如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治愈后遗留的息肉;
2. 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小孩子(通常是潴留性息肉),因便血而被发现;
3. 增生性息肉:常在直肠区域发现,多半很小(0.3厘米左右)、扁平、呈白色。以上三类都是不会癌变的,所以无需担忧。幼年性息肉因常有便血症状,需要切除;炎症性息肉的原发病如果仍然活跃,我们需要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原发病而不是治疗息肉。特别常见的增生性息肉既不会癌变也无任何症状,有人甚至认为可以等同于正常结肠粘膜,所以采取手术(肠镜)切除它们也真是冤枉啊。当然也没有什么药物可以使之消退或预防其再生,所以如果实在不放心,5-10年复查一次肠镜观察其有无变化即可。
4. 错构瘤性息肉:多见于息肉黑斑综合征(P-J syndrome),也属于非腺瘤性息肉,但有一定的癌变率。需要定期肠镜下切除息肉。
腺瘤性息肉:
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这类才是我们重点关注、需要切除、有癌变风险的息肉。如果同时发现有多个腺瘤, 任何一个腺瘤的直径大于等于 1.0 cm、病理提示有绒毛的结构、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锯齿状的改变,我们称之为高危险性息肉。因其癌变风险高,需要及时处理。
结肠息肉病:
是指结肠多发息肉达到50个甚至密布大小不等息肉100个以上。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癌变率是100%,有医生甚至认为最好采用全结肠切除的方式预防今后的癌变。有些结肠息肉病的患者息肉又多又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次医生最多只能切除十余个。当下一次切除时发现息肉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更多更大,会很有挫折感,甚至想:提醒病人去把全结肠切除算了,否则早晚癌变甚至发生转移。
曾经有人尝试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等)预防结肠腺瘤或腺癌的发生。
最终的结论是:
1、小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COX-2抑制剂)对预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及结肠腺瘤没有效果;
2、大剂量COX-2抑制剂对预防家族性腺瘤性结肠病FAP有效;
3、大剂量COX-2抑制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美国(U.S.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尚不推荐将非甾体类抗炎药作为常规结肠腺瘤、结肠腺癌的预防措施。
最后的结论就是:结肠息肉的非手术治疗没有用,但也并非每一个息肉都需要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