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一种是流行性感冒。我们常说的感冒都是指前者。本文没有注明之处提到感冒都是指普通感冒。
什么是感冒“感冒”一词,在英语中对应的是“Cold”或者“Common cold”。直译就是“着凉”,可见大家都认为着凉是感冒的罪魁祸首,认为感冒就是冷着了导致的。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天气只是“感冒”只是一个诱因,没有天气的变化、没有着凉一样会感冒。感冒的本质病因是“感染”。
“感冒”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之间的关系。
同样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症状去就医,社区张医生说是“感冒”,儿杨医生诊断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耳鼻喉邓医生拍板说“急性鼻炎”没得商量!粑粑麻麻瞬间混乱了。到底谁靠谱。其实他们说的都是一回事。我们看看《内科学》对于感冒的定义是什么:“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 现为鼻部症状”再看看《尼尔森儿科学》对于感冒的定义:“普通感冒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突出的症状是流涕、鼻塞,全身症状如肌肉疼痛、发热等症状轻微或 没有。普通感冒经常被称为鼻炎,但也累及鼻窦黏膜,故叫做鼻窦炎更准确。”,最后看看《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版)对于感冒的定义:“普通感冒即急性鼻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URTIs)的一个最常见类型”。可以看到,这三种定义上还是有些许差别,但是基本共识是:感冒≈急性鼻炎,普通感冒是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包括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炎,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
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感染由上面关于定义的讨论后知道,感冒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可以导致炎症(急性鼻炎)。既然是感染,着凉还是不着凉都能“感冒”。着凉只是感冒诱因之一。
感冒其实就是鼻腔的感染(90%以上是病毒感染)。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当然这些病毒也可以引起咽喉炎及疱疹性咽峡炎甚至下呼吸道感染。这些病毒时刻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常的鼻腔粘膜、咽喉部也可能存在。
正常情况下病毒和机体免疫力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宝宝是不会发病的,当营养不良、贫血、过度疲劳、着凉或缺乏锻炼、居住环境拥挤、大气污染时,或者突然接触大量病毒(比如与已经感冒的人亲密接触)这个平衡被打破,宝宝就会患病。宝宝就会出现发热、鼻塞、喷嚏、流涕、咳嗽等各种症状,这些症状不一定都出现,各种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也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宝宝机体状态不同而不同,症状模式表现多样。
发病初期,机体由于没有产生相应特异性抗体,以防御为主,这时会感到咽干、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有利于病毒的自身传播,这是病毒进化的结果;流清水样鼻涕是机体减少病毒量的有效方法。这段时间一般会持续2-3天。之后随着免疫系统的产生了针对病毒的特异抗体,宝宝症状逐渐减轻,清涕变黄涕,发热症状逐渐减轻,持续时间7~10 d,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3周甚至更长。
由于机体产生了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有针对性的特种部队),短期类,同种病毒不能再次入侵机体,因此很少再感染同种病毒,但是依然可以感染其他病毒―这也是部分宝宝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感冒是“不治之症”但有应对之法,家长心态和认知很重要。
对于感冒药的效果,别太期待!
原谅我的标题党,但是我说的是事实,你平时给宝宝用的那些感冒药,除了能让宝宝症状暂时缓解,对感冒本身并没有多少用处。该一周痊愈的还是得7天,该2-3天就好的也不会1周才好,这一切都不是感冒药的功劳,也不是隔壁张大妈的那碗姜汤的功劳,更不是你给宝宝捂了一天汗水的功劳,而是勇敢的宝宝自身抵抗力的功劳。
美国FDA不建议6岁以下孩子使用非处方感冒药。美国儿科学会也反对4岁以下宝宝使用非处方咳嗽和感冒药,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些复方感冒药和安慰剂对比,不但没有显示出优势,而且还有潜在毒副作用,欧洲的学会也持类似的观点。我国的指南目前对于复方感冒药稍显暧昧,但是情况目前也正在改变。新的指南应该也会有所改变。
目前除了祛痰药之外,感冒药中的针对鼻塞、流涕、止咳、解痉的药物都不被常规推荐。特殊情况下使用需要尊医嘱。
感冒退热也不要过于积极。
如果宝宝没有发热惊厥的病史,38.5℃以下时,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可以不先用退热药,可以通过多饮水,不捂热等手段先观察孩子情况,许多宝宝体温这个时候能自行消退。适当的发热,是机体对抗病毒的标志,有利于消灭病原体。但对于持续高热的宝宝,比如持续39℃超过2-3小时以上无缓解趋势,可以选择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处理。因为长时间发热,机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对机体也是不利的。这就像一个国家对于入侵者的态度,局部战争有利于教训入侵者,局部战争都不打,敌人就会得寸进尺。全面战争就劳国伤民了,得控制。
早期的抗病毒是否有用目前也颇有争议。
国内外的指南目前都不建议普通感冒宝宝使用抗病的药。人类目前还没有发明出能达到抗生素对于细菌杀灭作用那么明显的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在这样医学发达的时代,感冒都治不了说来也挺无奈。
不需要输液治疗。
对于没有并发症的宝宝,输液治疗更多的是安慰作用,看着宝宝生病,心急的粑粑麻麻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许多家长还发现宝宝输液的确很快就好了,事实上这都是心理作用,是把输液和宝宝好转的前后关系理解成了因果关系,事实上,不输液宝宝一样会好。但是对于少数持续高热、不进食,反复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或者有并发症的宝宝,适当输液支持治疗是有必要的。
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于普通感冒没有治疗作用,没有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的作用,而且可能有潜在的副作用,并可以诱导细菌耐药性。除非有明确证据证实有细菌感染。
对于感冒,我们重要的是做好护理和观察。其他就交给孩子自己。
护理:简单的说就是让宝宝好好休息、多饮水、合理的饮食,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利于病毒的清除,以及机体抵抗力的建立。保持良好的局部家居环境。勤洗手,家长如果有其他成员感冒,要做好相互之间的隔离。借某某药的广告词说总结一下:“勤洗手、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 。对于鼻塞流涕明显的宝宝,会影响到宝宝的呼吸、睡眠以及进食。这个时候先给予生理海水、生理盐水喷鼻后再用棉签或者力量温和吸鼻器清理鼻腔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重视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大家很容易把手卫生和消化道问题比如肠炎相联系起来,却忽略了预防感冒、其他呼吸道感染最佳的预防方法其实就是经常洗手。良好感觉的局部环境也能明显减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感冒可能是小绵羊,也可以是大灰狼。
警惕可能的并发症感冒是小病,但是也会出现并发症。大家一定听说过感冒并发爆发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的极端个例,我们当然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极端个例惶惶不安,就像我们没有必要因为隔壁老张中了五百万就觉得自己也会中一样。这种病例往往还是与病原体本身特点(比如肠道病毒、腺病毒更容易导致心肌损害)及宝宝自身免疫情况相关。在没有发生之前并没有好的方法可以预测和预防它的发生。
感冒的常见并发症有肺炎、中耳炎等,如果宝宝退热后的持续精神萎靡、耳痛、持续哭闹,面色苍白、持续手脚发凉、呼吸急促、持续咳嗽咳痰,胸痛、持续头痛反复呕吐腹泻不能精神,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不过这些并发症并不能通过服药的手段预防和阻断。许多家长往往会问,宝宝感冒了,早点用药是不是就不会发展成肺炎了?答案很遗憾:不能。
普通感冒不是“病”,不要因为宝宝多次感冒而过于焦虑。
感冒是儿科门诊上最常见的疾病,在我看来,对于儿童来说,“感冒”一定程度是一种特殊生理状态,而不是简单的病理状态。感冒就像打自然疫苗,每一次感冒,就是一次免疫系统的练兵演习,对于刺激机体免疫的建立是有益处的。这几乎是所以宝宝免疫完善的必经之路,孩子长时间不感冒,说不定哪一天感冒了就会更严重。因此,对于宝宝感冒,粑粑麻麻形态特别重要。
关于感冒的其他要点:
不建议常规使用止咳药,证据显示不比安慰剂效果好切有潜在副作用。
蜂蜜水对于减轻咳嗽有帮助,但不宜用于1岁以下婴儿,应为有肉毒杆菌中毒风险,祛痰药被证实利大于弊不建议通过补锌、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治疗预防普通感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