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高龄人群的骨折发生率也逐渐增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摔伤后最易导致髋部骨折,此类骨折约占老年骨折患者的30-40%。
髋部骨折发生后,对高龄患者影响很大,高龄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然而长期卧床又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高龄患者致死率很高。
据临床报道指出,此类高龄患者一年内死亡率达50%,5年存活率只有20%。所以,髋部骨折被称为高龄患者的“鬼门关”。
对于髋部骨折,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针对高龄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无法手术治疗,因此必须长期卧床。对于高龄患者而言,长期卧床会提高患者基础疾病恶化的风险,并且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等等。
对于手术治疗,是此类患者髋部骨折较为推崇的治疗方式。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每位高龄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患者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因此,临床上治疗高龄患者的髋部骨折,需要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拟定治疗方案,尽量使患者减少卧床时间、提高生存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