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现象的构成解释药物的搭配,很有意思。
西医讲治疗多数按程序,一是什么,二是什么,相互间的搭配不够,有时间啥都知道,但不一定会有机的组合。
肠癌,化疗以氟脲嘧啶为主,君也,四氢叶酸没有抗癌活性,但是能象个媒婆,把氟脲嘧啶与作用靶点结台的更紧,臣也。媒婆不进洞房,但是能让婚姻成功。
佐,辅佐,良好的政令要有良好的执行,止呕、升白,让化疗依从性更好,当然,围化疗期副作用越少越好。
使,使者,引经,化疗如何更有针对性,更靶向,介入、鞘内……热门之极。
其实,各种治疗手段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以绒癌为例,六十年代是手术为主,君也,可此病是游走播散的,术后几月就肺转移了,对化疗特敏感,肺转、脑转的都能搞定,于是,化疗成了“君”。
中医呢,啥地位。
满天小报飞啊飞。
祖传密方万病治。
不管肿瘤早与晚。
咱们都把中医“吹”!
早期,手术,根治的病人多来自手术。
晚期,综合治疗或姑息治疗,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为主,有时候拚了风险,受了痛苦,病人手术后死亡更快。
中医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放化疗效果,臣也,一些晚期病人,单用中成药就可行了,君也。
如果仅仅“背”了指南,不会灵活应用,也不行,指南代表规范,君;灵活应用是“臣”,代表个体化。
餐厅点菜也要“君臣佐使”,全肉不行,全汤全菜也不好,营养要搭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