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临床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专家指出,通过外界磁场刺激是防止骨质钙大量流失,保持人体足量骨密度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最有效方法!
治疗误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由于骨质疏松症会带来疼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使得老人们对骨质疏松心存恐惧,再加上广告上对补钙作用的夸大宣传,使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单纯补钙并不能使骨骼充分吸收,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