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受腔的重要性:接受腔是一个假肢的主要部件,这是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纽带
1、首先必须强调假肢接受腔是人体和假肢零部件之间最重要的部件,它必须安装好,帮助病人来控制他的假肢。
2、我们尽可能好的帮助患者控制他的假肢,首先残肢必须很好的被容纳,以使得它在吸收,传受身体重力的时候不会在某一个部位,某一个地区产生峰值,传受重力时分布比较平均,感觉比较舒服,对病人来说在任何一个时候都会感觉很安心,在行动的时候感觉能控制他的假肢。
3、与患者讨论有关坐骨包容的概念、以及测量和取型的程序,取得患者对将要进行的操作及操作理由的认可。即使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截肢患者,坐骨包容接受腔的取型比四边形接受腔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患者对坐骨包容接受腔优缺点的认可非常重要。做好解释,告诉患者一些技术细节,比如哪些解剖结构需要包容在接受腔内,尤其是骨盆上需要触摸、测量的部位。利用骨盆和接受腔、模型、将这些名词形象的展现在患者面前。对于那些懂得医学专业术语的患者,可以提供一些手头的有关坐骨包容接受腔的文章给他们阅读。这样,你的患者才会赏识你的努力,才能坚持下来,以解决在接受腔初始适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利用熟悉的技术方法测量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保证精确测定髋关节屈曲挛缩角度,这是以后确定目标接受腔初始屈曲角度的基础。如果残肢髋关节可以主动伸展,接近正常、初始屈曲角度设定在0°-3°之间;否则如果存在屈曲挛缩,接受腔初始屈曲角为挛缩角度在加上3°-5°的屈曲角。特别注意的是,测量髋伸肌力量时应该使用标准的程序,例如牛津手法肌力测试。
5、测量髋关节内收活动范围和肌力:测量残肢髋关节内收活动范围、如果没有挛缩、用你熟悉的技术测量并记录健侧股骨干相对于垂直线的内收/外展角度。在站立位测量时,需确保骨盆水平。男性的内收角度平均为9°-11°,女性的内收角平均为11°-13°如果存在挛缩,采取尽可能接近“正常”的内收角的方式记录残肢股骨干内收角度。
6、测量残肢组织密度:将残肢放置在两手间来确定残肢组织密度。让患者收缩残肢肌肉,旋转残肢肌肉上的软组织。组织密度通常可以描述为“紧密”,“一般”或者“松软”。这对决定周长的压缩量非常重要。
1、紧密如果组织在测试中紧密地保持在原位,则记录为“紧密”。
2、一般如果残肢组织有轻微的移动,则记录为“一般”。这类似于正常人的大腿在肌肉组织没有收缩时的情形。
3、松软――如果残肢组织在肌肉收缩时仍产生了大的移动,则记录为“松软”。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测量。你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自信地用这种方法对残肢进行分类。
二、坐骨包容接受腔的结构
1、水平面俯视图首先制作出的口型要符合坐骨支的生理角度,这点很重要。它的准确与否会影响到接受腔的制作成败。根据生理解剖结构男性大约30度左右,女性大约45度左右,这只是大概值在实际装配中可能会有区别。
2、接受腔尺寸测量
1、压缩量测量尺:从坐骨结节以下在每3公分处测量一道尺寸。在3公分和6公分的位置我们施加最大的压缩量。在9公分和12公分的时候就施加一半的压缩量。之后的尺寸测量就是把实际测得的尺寸减去一公分就行了。末端测量不给压缩量。所谓最大压缩量和一半压缩量、其实是压缩测量尺上面有两根弹簧,在测量最大的压缩量时就是指我们把两根弹簧都挂上拉直,如果是一半的压缩量就是指我们把两根弹簧挂一根拉直。
2、确定内侧前后距离尺寸(A-P)
让患者坐在一张没有软垫的长凳或平椅上,测量从长凳到前侧长收肌腱的距离,为了获得精确的测量值,确定病人坐得尽可能直、用手指定位长收肌肌腱前方最近端的部分距离。将尽可能靠近肢体近端测量。正常的前后距离尺寸相差较大。大部分男性的该尺寸在70mm-100mm之间。大于110mm的个例也有。通常超过这个范围时,测量可能有误。
3、外侧前后径测量:让病人站立将卡尺的一边贴住,将卡尺另外一侧卡住股直肌确保卡尺水平、长轴与行进线平行让病人收缩肌肉并记录读数,注意确保骨盆水平!
4、确定骨性内外径尺寸(M―L):骨性内外径尺寸反映了冠状面内坐骨内侧面与大转子下缘股骨干之间的距离。测量骨性内外径尺寸的第一步是找准坐骨下支和坐骨结节。从这点开始,触摸坐骨内侧面。将卡尺短臂置于坐骨内侧面,卡尺中间位于坐骨结节正上方。如果你将卡尺短臂顺坐骨体放置太靠前了,测量结果会变大。将卡尺短臂正确的放置在坐骨内侧面后,将卡尺的长臂舒适的放在大转子下方平面上,收紧卡尺、直到紧紧的锁在骨骼的解剖位置上,测量时保证卡尺水平。内侧臂与外侧臂保持与行进线平行。如果你左右移动卡尺,应该感觉到骨盆随着一起运动仿佛被“锁”在卡尺上了,多次测量以确保结果正确,连续的测量结果不会差异太大因为记录的是骨骼到骨骼的距离,因此,测量值通常误差应在几毫米之内。
5、骨骼内-外径:坐骨内侧上缘和股骨大转子远端的距离,用卡尺在合适的内收角度测量,女性的距离比男性小。将卡尺短臂、直接夹住坐骨内侧上缘、保证卡尺水平、长臂卡住外侧大转子下缘对齐行进线。确定骨盆水平股骨处于内收位置。注意确保骨盆水平!
6、测量:软组织内-外径:坐骨内侧下缘和股骨大转子远端的距离,用卡尺在合适的内收角度测量。
7、对角线位置的测量:
8、测量坐骨支上缘至前外侧的距离。
9、耻骨弓角度的测量:测量时用量尺的一端在后侧贴住骨支的走向、另一端与身体的行进方向平行记录读数。
10、确定髂股角:如果残肢的内收活动范围不受限制,可以通过测量健肢的髂股角来反映残肢的髂股角。测量健肢的髂股角会更精确,因为健肢脚在承重状态下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如果残肢的内收活动范围受限制,你便需要在残肢上测量髂股角。测量髂股角时,将测角计的轴放置在大转子的顶点上。一侧量臂沿股骨干贴住身体,另一侧量臂沿着髂骨贴住身体。让患者试着将重心移到对侧把髋突出。如果你测量的是残肢,确保测量时残肢尽可能内收。不要将测角计压进软组织,这样会导致角度偏大。典型的髂股角是:男性的为28-35°;女性的为35-42°,略比男性的大。
10、测量:髂股角测量:如残肢外展范围正常,也可测量健肢侧让病人以健肢侧站立并向一侧凸出髋部。
11、残肢内收角测量,残肢屈曲角测量,检查残肢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12、测量残肢长度与标记
(1)用长度规或前后径规、确定残肢和股骨的长度。首先确定耻骨支位置,将长度规顶住会阴并确保长度规的长臂与地面垂直(如图),滑动底盘至软组织末端,记录长度。相似的,这时压缩软组织,测量股骨长度并记录。
(2)以坐骨结节为参照也可以确定残肢长度,但这不是很可靠的方法,很容易受髋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影响。
(3)将长度规紧密的放置在耻骨支上,在残肢内侧面每隔30mm或50mm(取决于残肢长度)标记一次围长。
13)测量残肢围长:
(1)测量会阴部围长时,常常会出现问题。由于方法不正确尤其当臀肌皱褶被测量进去时,围长尺寸会测量的过大。
(2)正确的方法:首先确保软尺放在耻骨支正下方,确保残肢处于合适的初始屈曲和内收角度。测量围长时保证水平,或者参照残肢的长轴,尤其在残肢屈曲挛缩明显时会更准确。
3、练习手法及与同伴讨论取型步骤:
1、打石膏前首先需完全确信你能准确的找到坐骨和坐骨支的位置,这点很重要。一旦在骨盆缠上几层石膏绷带后,要准确的确定这些结构位置将会无限的困难,尤其石膏快干的时候。
2、如果你采用的二人取型模式,与同事一起讨论各自的职责,如何配合获得一个完好的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