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国际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大会首次在沪召开。在这一全球最高级别的帕金森病学术盛会上,针对帕金森病的早诊早治,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反复提及“运动”二字。专家称,帕金森致病原因依然不明,因而预防与治疗手段也比较有限,在此期间,多项研究提示运动有助延缓帕金森发病进程,这也让它正成为全球帕金森病防治的流行观念。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期。随着全球老龄化推进,患病人群正不断扩大。据大会主席、世界帕金森病联盟主席ErikWolter介绍,目前全球有600万患者饱受帕金森病的困扰,中国形势尤其严峻,因为一半患者在中国。照此推算,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30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国将面临1500万病患。
神经病学领域直面一个问题:帕金森病致病原因依然不明。ErikWolter介绍,已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与环境因素有关,比如农药残留物、除草剂;与持续性脑部损伤有关,比如拳王阿里患上帕金森病,被认为与打拳时多次受到脑部撞击有关;还与基因有关,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家族遗传基因,但这些都无法解释帕金森病的真正致病机制。
致病原因不明的一个后果是,治疗手段与预防措施也相对有限。以治疗手段为例,目前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为主。尽管如此,临床医生还要面临药量难以控制、药物刺激后的副作用等棘手问题。也因此,帕金森早防早治成为各国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经过多项研究,专家目前的一个共识是:运动有助延缓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并且有可能预防帕金森病。
“我们认为主动运动对保持脑功能是有益的。这是因为运动本身就在训练人脑控制人体运动的能力。”ErikWolter称,摆臂走路、游泳、舞蹈等全身性运动都将有助于维持脑功能。临床上还观察到,即便得病后,爱运动的人,病程发展相对较慢,用药效果也较好。专家估计,这与脑功能此前因为运动而受过的良好训练有关。
此外,专家还注意到,除了运动功能障碍(典型的比如手部震颤),帕金森病患者还有非运动性障碍,比如多年失眠、经常性便秘、抑郁等表现。这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早期发现的一些线索,但还没有找到确切关联。本次会议承办方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介绍,该院已经就睡眠障碍、嗅觉障碍、抑郁三方面开展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大部分帕金森患者确诊前有过这三类障碍。但他强调,这并不表示有此类障碍,将来就会患帕金森病,相关前瞻性研究还没有得出结论。
“目前全球领域早诊早治都没有明显突破,但确实有不少进展,目前还需要通过多中心、多人群,以及一段时间的等待,来验证它们的有效性。”陈生弟教授称。据悉,早诊早治的方法包括中药临床治疗的应用,中国在早期诊断方面的探索。我国的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手段,正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也正在缩小。
本次大会由国际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和神经病学研究所承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