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最常见的小儿胸壁畸形,是指以胸骨剑突为中心的前胸壁凹陷,其范围包括胸骨下段下陷,其两侧肋软骨向后弯曲,使整个下陷区形状若一漏斗而得名,占所有胸壁畸形的90%以上。其病因尚不清楚,多数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10%~20%的患儿有家族史。发病率在国外报道为1~2‰之间,国内尚无确切统计,但从有关资料看我国各地均有散在发病,男多于女,一般为4:1,属伴性显性遗传。出生时表现较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青少年时期非常明显,严重者在生理上下陷的胸肋骨会压迫心脏、肺脏等胸腔内脏,引起一系列如心慌、气促、呼吸困难、胸前区疼痛、反复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等临床表现。患儿运动耐受量常降低,大龄患者一般不愿参加体育活动,性格内向并出现心理障碍, 如缺乏自信、抑郁、过度害羞、甚至自杀倾向等。
漏斗胸的矫治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以往最常使用的胸肋骨抬举术(包括Ravitch法改良法)等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手术创伤大,胸膜易破,乳内血管损伤等,术后常出现反常呼吸和肺部并发症;二是矫形效果多不理想,有时形成胸骨前突畸形,没有彻底实现患者美观上的要求。各国胸外科专家均在努力寻找理想的手术方法。1997年美国NUSS博士首次报道了漏斗胸的微创矫治术,经过多年的改进以及实践应用,目前已经成为漏斗胸矫形的主要手术方式。与传统胸骨翻转术、胸肋骨抬举术相比,NUSS微创漏斗胸矫形术的优越性在于:
1、不必在前胸壁做切口来掀起胸肌皮片,不需要切开、切除肋软骨,也不必施行胸骨切骨术,对患者损伤性降至最低;
2、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3、符合生理和解剖特点;
4、矫形板固定稳定、疗效确切,有利于矫形效果的保持;
5、恢复时间早、住院周期短、抗生素应用少,药用费用低;
6、前胸无切口,外形美观。
近年来大坪医院胸外科在国内首先引进和成功开展了“NUSS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年龄多选择在3~23岁,手术方式是在患者的两侧胸壁上切开2cm左右的切口,在胸腔镜的引导下或者盲视下沿胸骨后纵隔间隙,将特制的矫形板固定在胸骨后,手术时间约20~30分钟,术后第一天病人即可下床活动,很快就可进行日常活动。经术后长期随诊,病人矫形效果稳定,恢复正常人胸廓形状,得到经治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这一手术技术在大坪医院胸外科已完全成熟,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该技术的医疗单位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