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在中国主要有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而形成,按照西医的理论属于不可逆性病理损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腹水形成、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部分可发展为肝细胞肝癌,危及病人生命;以往治疗以保肝及抗纤维化治疗为主,效果有限,上述并发症可反复出现和渐进性加重,最终因多种并发症或肝细胞肝癌导致死亡。
10年前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国内上市,国内外传染病医师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积累了许多治疗经验,当然,由于早期对疗程、停药等方面的认识的局限,也出现过一些因停药不当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在此期间台湾学者所完成的R.E.V.E.A.L研究在肝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影响了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理念。该研究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预后与HBV-DNA水平及高水平HBV-DNA持续时间成正相关,即HBV-DNA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展成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细胞肝癌的机会越多,而抗病毒治疗(当时只有拉米夫定),可延缓或阻断疾病的进展,改善预后。
综合全球多方面的临床研究资料,全球肝病防治指南(包括美国、中国、亚太地区、欧洲)的基本内容高度一致,即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是延缓或阻断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肝癌的重要方法,也是防止肝硬化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方法,而传统的保肝及抗纤维化治疗只能属于辅助治疗,不必过分强调,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合理的抗病毒治疗;这里要强调的是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所谓的“合理”应该是在传染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应注意一下问题:
1、有无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主要根据HBV-DNA水平。
2、具有抗病毒治疗必要的病人应根据肝功能等基线特征确定是否为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机会,基线特征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有重要影响,应合理把握。
3、是否有特殊的生理要求如育龄期青年男女等。
4、工作状况、经济状况能否保证治疗的要求。
5、特殊病例如肝硬化更应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切忌随意停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