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各位患者朋友们大家好,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防治日”,特别邀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专家做客访谈间,为患者讲解帕金森的诊断及治疗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治疗,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李勇杰教授,欢迎李教授的光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勇杰
一、帕金森的典型表现
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震颤 僵硬 迟缓
主持人:首先请李教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李勇杰教授:帕金森病从历史上有记载到现在已经接近二百年了,但二十年前中国人对帕金森病还是很陌生,这些年大家听到的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病,人口老龄化以后这个病就越来越多了。在正常人群中,每一千个人里有一个帕金森病患者,但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个帕金森患者,发病率整整增加了十倍。
帕金森病典型的表现有三个方面:抖动、僵硬、迟缓。但是帕金森是一个综合征,是很多症状的集合体,不是单一的症状,抖动只是它的一个很典型的症状。那么为什么叫帕金森病?是缘于一位伦敦的医生,他叫詹姆斯.帕金森,1817年他最早描述了这个病的症状,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当时他给这个病起的名字叫震颤麻痹,说明他发现这个病的首要表现也是震颤。后来发现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人都表现为震颤,大概1/3不表现出震颤,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僵硬和迟缓。
主持人:经常见到有些老人拿东西时手抖,这种抖跟帕金森病的震颤有什么不一样?
李勇杰教授:这个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或者朋友会问:我的手有点抖,算帕金森吗?从专业的角度上,抖动分很多种,这些类型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帕金森这种抖动是静止性的震颤,就是安静的时候单手或者双手会抖起来,一般先单侧发病,再进展到另一侧,也可以有嘴抖。拿东西时,拿起来不抖,往回放时开始抖,这就叫静止性震颤。
所以说手抖是不是帕金森,有经验的医生眼睛一瞄就知道是不是。比如老同学见面吃饭,谁的手一直在抖,那肯定是帕金森病。如果吃饭拿起筷子时抖,放下筷子时不抖,那是老年性的震颤。
主持人:上,您的患者留言中有一位患者这样说到:帕金森病这个“森”就是三块木头,压在身上太沉重了
李勇杰教授:这位患者很聪明。刚才讲抖动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实抖动不是帕金森病最严重的症状,它是视觉上最明显的症状,总会有人问:“你为什么哆嗦呀,为什么抖呀,怎么比以前抖得厉害了……”,所以它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最多。
其实,比抖动还要严重的是僵硬还有迟缓。患者说身上像背着三块大木头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患者真的很聪明,他把这个病描述的很传神。帕金森病早期多从一侧起病,他的肢体,上肢或者下肢,一侧活动起来特别不灵活,这样肌肉会僵硬,静脉回流就会受影响,所以他会感觉身上很沉,会肿、会酸痛。就像从来不跑步的人跑了一千米,第二天下楼梯腿肚子感觉发僵、发痛。帕金森患者不仅肢体会发僵,全身肌肉都会这样,包括头,有病人说自己的头像有东西在使劲箍着,整天晕乎乎的。僵硬还会累及后背,很多帕金森病人有腰疼症状,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帕金森病人因为腰疼去接受骨科手术,手术做完了还是疼,去神经外科一看才知道是帕金森病惹的祸。这种僵硬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包括面部肌肉,帕金森病人的面部表现常被称为面具脸,因为他没有表情。我们称帕金森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因为它的疾病进展很缓慢,不是日新月异变化的。比如夫妇俩天天生活在一起,老太太看不出来老头表情不丰富了,但是外人隔一段时间一看,就发觉老头怎么不笑了,面无表情了。小孩看见这样的老人就跑,因为他老是直勾勾的盯着小孩看。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帕金森病是到神经科去就诊,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由此我们联想到这个病的问题是不是出在脑子里?
李勇杰教授:是。两百年前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是一个很认真的医生,他记录了六个有震颤麻痹的病例,当时詹姆斯.帕金森医生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个病跟大脑某个部位有关。但是后来很多人逐渐开始研究帕金森病时,这点就很明确了,它就是一个大脑的疾病,就是人脑的某个部位出了问题,所以会出现这些表现。
究竟为什么会出错?大脑是这个宇宙里面最聪明、最复杂、最搞不明白的器官,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只能对它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对于帕金森的发病,仍然还有些问题不太清楚。我觉得患者可以不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追究的很深入,相信有经验的医生,依从他的治疗就行了。
二、什么是脑起搏器治疗?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帕金森的脑起搏器治疗。它的发病机制还没搞清楚,但是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的原理,科学家、医学家已经非常清楚了。下面请李教授给我详细讲解脑起搏器是如何治疗帕金森病的。
李勇杰教授: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明确诊断第一步,药物治疗是第二步。药物治疗之后才是手术治疗。脑起搏器是一个最新兴的治疗方式,也代表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脑起搏器是怎么回事?我们说脑起搏器的英文叫deep brain stimulation――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计算机死机了,我们会重启,这个疗法就像让我们的大脑重新启动一样。
主持人:脑起搏器的手术是怎么做的,是怎样发挥效应的?
李勇杰教授:这就涉及到帕金森病的发病原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都有一块核团,因为颜色发黑,所以给它取名叫黑质。这个黑质的细胞是多巴胺能的,多巴胺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化学物质,细胞里面存着这种多巴胺,它平时担任信使,产生多巴胺来调节我们的活动,让我们的手能做精细的动作,跑起来能够更快一些,走路的时候更协调一些。有了它的调节,我们的肌肉不会很僵硬,我们的手不抖动。那么,它生病了以后会怎么样?多巴胺的细胞自然衰老出现凋亡,如果患者已经有帕金森病的表现,那说明在黑质已经损失70%-80%以上的多巴胺细胞了。
主持人:这个凋亡不可再生吗?
李勇杰教授:不可再生。大家看下这张示意图,显示的是一个大脑,两个小红点是挨近刚才说的黑质,黑质在哪儿?在两个小红点的下面。这个红点是示意,其实不是红颜色的。它叫丘脑底核,在脑的深部。大概在眼睛的后面,如果把人的大脑比做一个西瓜的话,那两个黑质就是西瓜最核心、最深部位的两个西瓜子。
这个手术怎么做?黑质不好好工作了,细胞大量凋亡,产生的多巴胺不好好指挥大脑的运转,从而导致身体活动受影响,我们从头顶钻一个小洞,通过这个小洞放入一个相当于火柴棍一半粗细的电极(直径1毫米左右),电极插的很深,插在黑质上面。根据病人单侧发病或者双侧发病,电极有单侧和双侧之分。
电极插进去以后有一个导线,这个导线从皮下钻过来,连接起搏器。这个机器也就是起搏器,埋置到胸前皮肤下,它产生电脉冲,电脉冲通过导线传导至电极,电极放电刺激这两个核团。本来黑质是一个自然状态,但现在这个核团释放的东西少了,进入非正常的活动,我们通过电极放电刺激它,让它回归到自然状态,抑制它的过度活跃,手就不那么抖了,身上不会那么僵了。
这个埋在胸部皮下的小盒子里面大部分是电池,小部分是脉冲发生器,用来产生脉冲波,电池在机器里面维持系统的运转工作。
主持人:在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如果顺利的话这样一台手术大概多长时间?
李勇杰教授:宣武医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脑起搏器植入中心。做的多,就熟练了,医生熟练、护士熟练,相关科室也熟练。如果要单侧植入,在我们那儿应该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如果双侧植入三个小时之内可以完成。
主持人:双侧与单侧手术操作基本相同吧?
李勇杰教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我们家里装空调,是单机还是一托二。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双侧就是从机器里出去两个刺激导线,一个进左侧核团一个进右侧核团。
主持人:脑起搏器的治疗是在自然状态已经不能正常的时候,用一个外界干扰的力量去刺激它,让它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是这样理解吗?
李勇杰教授:是这样的。帕金森病是脑功能性疾病,它不像癌症,通过CT或磁共振能检查出具本病变的部位。就像计算机中了毒,机器外表、机器内部都好好的,但是就不好好工作,因为有病毒了。要让它正常工作,就要去杀毒,就得重新启动机子,脑起搏器刺激核团就类似这个道理。
三、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脑起搏器手术安全吗?手术成功率高吗?
主持人:我们从李教授与患者沟通的问题中选择了一个,这个患者问: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成功几率是多少?
李勇杰教授:我们还是医学生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治疗的安全性要放在首位,安全性第一,有效性第二,这两个都同样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脑起搏器的植入性治疗是一种非常非常安全的手术。说非常非常安全的手术不是说绝对安全,就像我经常跟病人家属讲,不要逼着我去说保证没有问题,那万一呢?就像吃饭还有吃得不舒服的时候,就更别说一个手术了。
主持人:至少可以说它现在是一个成熟的治疗手段,是吗?
李勇杰教授:对,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而且风险非常小的手术,但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不能这样说,这不科学。一万个人里面出现一个就不能说保证绝对安全。
主持人:现在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经开展了多少例脑起搏器植入性治疗手术?
李勇杰教授:每年三百多,到现在应该有一千多例。
主持人:是否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李勇杰教授:对,的的确确存在。首先,治疗一定要对症。有些病人,千里迢迢来了,就冲着这个手术来的。医生必须严格的问诊,必须先要明确判断他是不是帕金森病,如果不是,那手术效果就不好。这种情况,不管他治疗的愿望有多迫切,我们也不能做。所以准确诊断是第一位的。
第二,手术技术。打一个比方,西瓜这么大一个头,在里面要找一个像西瓜子那么大的地方,把电极放到那个地方去,只要偏一两个毫米,它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偏一个厘米,那就一点作用也没有。能不能准确的把这么细的电极放进去,放到准确的位置上,需要过关的技术的。否则既承担手术风险,又增加经济负担,加上千里迢迢看病奔波的劳累,最后却没什么效果。所以说手术技术对医生来讲只是基本功的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
主持人:进口和国产起搏器有区别吗,治疗效果有差别吗?
李勇杰教授:医学是个科学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技术的成熟程度上来讲,国产的跟进口的比起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完善。
1952年一位女科学家最早提出脑刺激这个概念,经历半个多世纪,它才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进入市场。90年代末期,脑起搏器开始被当做一种植入性器械用于疾病治疗,经历了40年的研发才进入到真正的临床应用。器械的使用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它稳不稳定,安不安全,是不是足够的持久等问题都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
我也很想支持国产,但整体来说,目前国产的确实不如进口的。
四、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脑起搏器治疗的效果如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该聊聊有效性。先与大家分享两条李教授的患者的就医经验。一位患者写到:“帕金森的电刺激治疗我关注了几年没曾想过,这次主意自己来拿这一宝我押对了”。患者用押宝这个词,看得出患者把这个看成是救命药一样的份量。另外一位患者写到:“李教授您好,自3月份您亲自给我做脑起搏器手术以来我的人生从此豁然开朗绝处逢生。”看来患者对脑起搏器治疗及李教授带领的医学团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想问问李教授,是不是如以上两位患者所说,脑起搏器治疗确实有这么好的效果?这样的治疗是否意味着疾病治愈?意味着能够停药?还是意味着症状的持续改善?
李勇杰教授:刚才说了两点考虑,一个是安全性,然后我们再说它的有效性。脑起搏器从十多年前开始进入医疗服务这个领域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数以万计的病人都接受了这种治疗,大家都觉得脑起搏器治疗对他们是换回了第二次生命,是一个释放,一种新生。
听到这些,我们多高兴啊,病人感谢我们的时候其实我们不只高兴收到他的夸奖,效果好是我们更高兴的事,证明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脑起搏器治疗的有效性没有什么可质疑的,这是全世界所公认的,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个别有些问题的话,可能是适应症没选对,或者手术技术影响电极放置不准确等造成的。
主持人:脑起搏器的治疗效果这么好,那除了改善症状,患者更希望它意味着疾病治愈,这样想对吗?
李勇杰教授:很多人都关心治愈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真的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帕金森病还有其它的一些疾病比如老年痴呆、脑萎缩这些是脑老化的表现,它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有人说过,如果让人无限制的活,早晚要得帕金森病。让这个老化过程逆转回来,返老还童?很抱歉,做不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对于某个个体来讲,无非是他这个部件先出了问题,导致了他的帕金森病,其他人那个部件出了问题导致了其它的问题。就像一台车在跑,有的车刹车先出了问题,有的油管漏了,有的雨刷不起作用了……,但是整体来讲,任何一台车一直开下去它不可能油管不漏,刹车一百万公里还不用换?谈到治愈的问题实际是一个返老还童的再生问题。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比如说干细胞是不是能治疗帕金森,到现在为止还没做这方面的尝试。
主持人:患者除了关心治愈,还关心能不能停药?
李勇杰教授:如果我生了这个病我也想能不能做个手术就不吃药了。像阑尾炎,做完手术就好了,肚子上留个小刀口而已。很抱歉,对于帕金森病做不到。什么道理?刚才讲黑质这个地方,如果表现出帕金森病以后就已经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细胞已经凋亡了,而这个凋亡随着人继续老化就会继续,这个继续过程中多巴胺细胞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少,有了手术治疗它不需要那么多了,但是越来越少这个过程是不可改变的,所以用药物给它补充一些是有好处的。比如脑起搏器装上以后,不吃药的症状改善也要比仅仅吃药没做手术前好,但是为什么不再吃点药让它更好一点呢?还拿汽车来做比方,我们的汽车如果加92号油就可以了,但如果加95号油它会跑得更长一些,对机器更好一点,为什么不呢?很多人很恐惧吃药,总希望把这个药停了,其实没必要。
主持人:装上起搏器以后这个症状是不是能够持续改善?
李勇杰教授:只要适应症掌握的正确,手术做得非常漂亮,靶点放的非常准确,就应该持续改善。如果不是持续的改善,当时做手术那几天那样,过了几天不一样,那以上这两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再有其它可能的情况,比如机器可能有疲劳,可能会有线断,电池没电了等等,那就换导线换电池找原因。从科学上来讲,手术可以获得症状的持续改善。
五、如何选择手术时机
是不是每个帕金森患者都适合做脑起搏器治疗?
主持人:这么成熟、有效的治疗,是不是每个病人都适合呢?
李勇杰教授:手术本身毕竟是一个有创的,安全手术也不是一个保障手术,我们总希望患者年龄不要太大,身体条件要好。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平时控制又不好,手术都挺顺利,结果血压降不下来,也容易出问题。血糖高,创口老不长……这些都会对手术造成影响。我们科最大岁数的患者是85岁,我们通过体检以后觉得他各个系统功能都挺好,心脏、血压、血糖都挺好,我们才做得手术。
主持人:年龄因素除了影响手术过程,对治疗效果有没有影响?比如65岁的人做了这个手术后症状改善的情况比85岁做手术改善的情况要好一些?
李勇杰教授:如果得的病一样,那症状改善程度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你说年龄有差别吗?不得病时,让80岁的人和60岁的人一块跑步,也会有不一样。跟这个病、跟这个疗法没关系。疾病的因素,就是我刚才强调的,只有确诊是帕金森病,才可以用这个手术治疗,才会有效。
主持人: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影响选择?
李勇杰教授:如果确诊了帕金森,还应该考虑患者是否有一些其它疾病,比如帕金森病合并老年性痴呆,做这个手术就没意义。帕金森病合并严重的心脏病,手术的风险太大,也不适合。帕金森合并血友病,有出血倾向,放电极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脑出血,所以也不适合做。
脑起搏器治疗的手术时机如何把握?
主持人:再看一个患者的问题:“之前做过检查确诊的确是帕金森病,没有做其它治疗就是在服药,两年多来最近突然有些严重了,原来是左腿颤抖,现在右侧也出现了,目前用药情况来看已经无法控制眼前的症状”。这个患者的问题代表了多数患者的一个考虑,就是什么时候选择脑起搏器治疗?是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了,控制不住了再用手术治疗吗?
李勇杰教授:脑起搏器治疗的最佳时机也就是手术介入的最佳时机。我们把疾病程度从0到10来评分,0分是正常的,10分是最晚期的,0分当然不做,1分是不是该做了,2分做还是5、6分做,还是10分了,患者被抬着来了才做?手术时机的问题,不同的人看法也是有差别的,职业不一样,站的立场不一样,可能看法是不一样的。早年间,脑起搏器还没用于临床,帕金森病做手术治疗的少,所以这个病被分类为神经内科疾病。幸运的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一些是非常有效的,核心药物就是左旋多巴。从1967年出现左旋多巴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这个病的治疗就是一个革命性的进展,从帕金森病治疗的角度来看,这个意义不亚于脑起搏器发明的意义。当时对于帕金森病来讲,一吃左旋多巴患者就好了,也不抖了也不僵硬了,跟好人一样。但这样治疗了十几年,内科医生慢慢发现这个药物其实不是治愈了疾病,它只是在外援性的补充多巴胺,补充过程中有些病人出现副作用,比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神经内科医生也觉得这样的病人很麻烦,因为有这些副作用的存在,所以内科医生强调帕金森药物治疗要“细水长流不求全效”。
主持人:那外科手术是不是一定等到用药不行了,不能改善症状了再上?
李勇杰教授:患者也是那么一个想法,能不能晚点儿做手术,现在吃着药还好,别去动刀。内科医生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要说,别等。
帕金森这种病是慢性病,不像急诊脑出血昏迷,早一分钟手术就早一分活的希望。经常有患者问我,什么时候手术好。我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以我的经验告诉患者,如果你认为你的帕金森病已经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这就是该手术的时候了。如果你觉得还没有影响,那就不要考虑手术。什么意思呢?你在乡间种地的,手有点哆嗦但种地举锄头什么都还行,没必要那么着急手术。如果你是40多岁,又是一个领导干部,因为帕金森病,写字也慢,上台发言拿着稿子手又哆嗦,在人前觉得很没面子,很伤自尊,心理已经受到了影响,那这样的人就应该早点接受手术。
所以,帕金森患者什么时候做脑起搏器手术,应该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为标准。如果得了这个病,不吃药,有症状但对工作和家庭没影响,那不用急着吃药。如果有影响了,吃点药能控制一些症状,也没必要那么着急手术。但是吃药也没有达到那么好的效果,自我感觉影响很大,那也别犹豫,早点做手术更好。我更想跟帕金森患者说,早期手术好!
科学的角度去讲这个问题,是否手术治疗应该考虑安全性、有效性,是否近早采用手术治疗还涉及到第三个性,预防性、延缓性。做了这个手术,能让病情的进展缓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为什么不做呢。这方面的确是得到证明的。在欧洲和美国,前几年都有大宗病例的报道。两组帕金森病人,随机分组,单号的接受手术治疗,双号的进行药物治疗。检查的时候头一天晚上告诉他们不要吃药了,第二天早晨也不吃药,手术治疗的患者还要把机器关了。两组对比,做手术的这个组患者比不做手术的症状改善要好。第二年查还是这样,第五年第八年的时候还是这样,什么意思?手术早的好。为什么?因为脑起搏器的治疗让病情进展停下来了或者是慢下来了。早期手术有助于疾病的延缓放慢,这是早期手术从科学上来讲最大的发现和证据。
但是我们刚才说到患者的角度、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等也必须综合考虑。
六、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术前需做哪些准备?术后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主持人:感谢李教授给患者吃了颗定心丸。那这项手术前有哪些需要患者准备的事情,手术后有哪些需要患者注意的生活事项?
李勇杰教授:在我们科做这个手术,住院需要十天半个月,手术前三五天进行一下全面的体检,有一点需要提醒的,如果患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准备做手术就提前至少半个月停服。有些人做心脏支架后在服用抗凝药,如果做这个手术也需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前要把这个药停掉,避免术中出血。
术后电刺激量的调整,我们一般在手术后的三至五天才把机器打开,等他出院的时候再调整一次电量,一般调两次至三次就差不多稳定了,很少比例的病人还需要返院调量。
另外,我还是强调手术和药物的协同治疗,不要做了手术就把药物停掉了。不要排斥吃药,做了手术再配合药物治疗,患者会更精神一点。
主持人:毕竟是一个植入的电器,是否会受到磁场、电场的干扰?生活上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
李勇杰教授:这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全世界几十几万的病人都接受植入性的治疗,该注意到的、该改进的也都改进的差不多了。强磁场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做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把起搏器关了就行了,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如果生活周围有大的变电站、强的磁场,可能会使起搏器自动停机,患者发现又抖起来了,检查一下是否关机,如果关了再打开即可。
主持人:电极、导线还有起搏器是长期植入的,对皮肤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有影响吗。
李勇杰教授:脑起搏器经过时间的考验,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说绝对的话,但是该出现的问题可能都碰到过了,发生异常的比例一定不会很高。
李勇杰教授出诊信息提示
主持人:今天有关治疗的问题基本上就结束了,在我浏览李勇杰教授个人网站的时候还有大量的留言会问,李教授什么时候出诊,怎么能看上李教授的专家号,李教授能不能给加个号,怎么预约等?我想在今天访谈的最后请李教授介绍一下自己的出诊提示信息。
李勇杰教授:脑起搏器经过时间的考验,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说绝对的话,但是该出现的问题可能都碰到过了,发生异常的比例一定不会很高。
我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我自己也很努力很重视我的学业、学术技术不断的进步,更好的给患者服务,感谢大家的信任。但是这也的确是个问题,我的精力有限患者太多。只要是我看了的患者我一定认真负责,但我真的没办法满足所有患者提出的要求。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经过十多年在帕金森病、疼痛、癫痫这些领域已经是世界知名了,患者要相信我们的医生,我们高级职称的医生有十六七位,他们对病的认识没有问题,我信得过他们,大家也应该信得过他们,每天他们都有出诊,可以去找他们看病。
如果找我看病,有两种方式预约。一个是层级预约。我们科其它医生如果发现特别疑难杂症的,认为有必要我来核实一下,他们会在病例上写着“请李勇杰教授会诊”。这个时候绿色通道就打开了,患者拿着这个批示可以直接到挂号室去挂号。
第二方面,每个周四上午我都会出特需门诊,特需门诊采取预约的形式。每次特需门诊的时候我都会保证我的时间,极少情况下因为出国保证不了,只要我在北京,带病我也会出诊。
主持人:感谢您这样的为患者的付出,付出您巨大的心力和精力。宣武医院今年帕金森日前后还有系列的活动,也请您介绍一下。
李勇杰教授:每年的4月11号左右我们都会有一些活动来响应世界帕金森日的活动。今年我们有一系列的安排,4月13号上午(周六)在宣武医院门诊楼三层我们的医生包括我都会在这个地方恭候大家,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咨询一些问题或者家里有这样的病人愿意去看看,我们欢迎大家来。
主持人:特别感谢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为患者做出这样的付出,都是专家们利用自己工休的时间帮助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您要告诉他们什么?
李勇杰教授:我把刚才讲的总结一下作为我的寄语。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病,目前来看还没有办法知道怎么样去预防。一旦得了这种病以后应该是两个角度上去努力,一个是心理角度,不要认为这个病有多丢人,很尴尬、很难堪、很不好意思。病就是病了,患者应该有意识的去调整,心理上要承认它。你不能拒绝承认,不能心怀侥幸,调整心态。自己积极的面对它,乐观的面对它,家里的人可能也心里舒服一点,不那么跟着你纠结。你抑郁了整天哭,你不开心,孩子们回家也跟着不开心。这是心理上的适应。
第二,不要拒绝就医。该吃药的时候吃药,该手术的时候手术,不要自己试图去判断这个事情。掌握一些科普的知识,及时发现一些苗头,及时就医,把治疗的事交给医生。如果你觉得这个医生一点不靠谱,这个医生不信任他,他的白大衣都是脏的,是假医生,那你换一个好医生,如果信得过他,就多听听他的意见,该吃药就吃药,需要手术的时候就手术。
最后一点,帕金森病其实不可怕,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大脑非得一种病那就得帕金森病,因为它有药可治,这个药是非常有效的,它有手术可以做,这个手术的效果甚至是革命性的。其它的病,脑中风怎么办,痴呆了怎么办,现在医生对这些病经常无能为力。如果不得不得一种脑病的话,帕金森可能还是上帝稍稍照顾了一下人类。放松心态积极治疗,笑对人生。
主持人:谢谢李教授,李教授笑对人生的态度感染了很多人,从大量的感谢信能看出来,患者进去的时候是面无表情或者苦瓜脸,从您那儿出来基本能够看到一个阳光的未来。今天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访谈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大家可以继续在上跟李教授交流。再次感谢李教授,感谢各位患者,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李勇杰教授: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