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是受到普遍关注,总结我院2000年至2003年6月193例胃切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病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全组共193例,男121例,女72例,年龄16岁至72岁,平均年龄43、5岁,临床诊断,胃良性溃疡32例,其中并急性穿孔28例,胃癌162例。手术方式,全胃或近端胃切除33例,胃癌根治91例,姑息胃癌切除3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31例。
2、置管方法
全组病例均于术前用2mm-3mm的硅胶管,与鼻胃管共同置于胃内,术中,经吻合口将鼻肠营养管置人吻合口远端空肠上段约30cm-40sm处。
3、术后营养管理
全组病例均于术后36h-48h,在一般情况良好、血液动力学稳定、无严重出血倾向时,一般留置5天-7天,二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留置20天-26天,一例吻合口瘘留置达40余天,对于置管时间较长病例,除应用安素液外,还给以自己配制的营养液(牛奶、肉汤等营养混合液)。全组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病例出现轻微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经调整营养液浓度、滴速、温度后消失。
4、结果
全组病例均于术前测定体重、Hb、A/G、电解质,多数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贫血、A/G下降、电解质紊乱,术后7天-10天,体重均能维持或高于术前水平,贫血全部纠正,A/G上升或恢复正常,电解质紊乱纠正。全组病例恢复均较其它同期病例为好,而吻合口瘘、切口愈合不良或裂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治疗费用降低。
讨论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呼吸和循环支持技术进步,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特殊营养物质有着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特别是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增强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毒素和细菌易位、预防肠源性感染和MODS,具有重要意义[1]。肠道营养支持仍为现代外科营养治疗的一种主要营养方法[2],术后肠道营养开始愈早,合成代谢愈早[3],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肠粘膜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4],刺激消化道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纠正肠粘膜缺血,降低肠源性高代谢反应,降低炎症反应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主要有空肠造口和鼻肠营养管,由于前者并发症较多,已不被广泛应用,鼻肠营养管由于具有放置简便、安全,营养全面、符合生理要求,对监测和物质条件要求、低价格低廉等特点[5],且可留置较长时间,对胃切除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水肿、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6]。
本组二例十二指肠残端瘘、一例吻合口瘘病例,均经较长时间鼻肠营养管营养支持,获得痊愈,且降低了治疗费用。总结本组193胃切除术后早期鼻肠营养管营养支持病例,肠内营养支持虽然不能达到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高热量和丰富的氨基酸类物质,但随着近年全营养素的开发、应用,肠内营养可获得营养更全面、价格更低廉的营养支持。所以,胃切除术后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代替大部分全胃肠外营养、完全代替空肠造口,是一种安全、并发症少、简便、实用、易掌握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