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间收治的4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经过,LC手术时机选择。
结果
本组41例病例中37例病例经过保守治疗,胰腺炎痊愈后根据胰腺炎症程度或影像学检查情况及胆囊局部的炎症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胰腺炎症愈合二周至三个月行LC,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副损伤,无并发症,均顺利恢复,平均住院时间6.2天,随访3月~3年,无复发。
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经积极保守治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恰当手术时机进行L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不必过分限制手术时间,以免早期手术加重病情及过分强调时间致使待术间歇期胰腺炎复发,只要仔细操作。
LC手术仍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其微创性将更有利于病人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全组共41例,其中男13例,女28例,年龄16岁~78岁,平均年龄48.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h~7d,41例病人突发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39例伴疼痛向肩背部、腰部放射,查体:体温均〉37.5℃,有腹胀,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部分病例Murphy征(+),局部有反跳痛,影像学检查:B超33例均提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胰腺实质回声增强、水肿,部分病例伴胰周及腹腔渗出,8例气体干扰显示不清,胆总管内径0.5~1.5cm,29例胆总管内絮状物沉积或点状强光点,6例CT或MRI均证实胰腺水肿、点状灶状坏死,胰周渗出,腹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41例均有血尿淀粉酶增高,部分病例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转氨酶升高,排除饮酒等因素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史,有不良饮食等诱发因素,物理诊断,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急性胰腺炎标准。
1.2手术时机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按急性胰腺炎,采取禁饮食,必要时胃肠减压,广谱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解痉止痛等非手术治疗措施,34例症状缓解,无发烧,胃肠功能恢复,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均基本降至正常,影像学证实胆总管内径不宽,无结石,其中22例有过黄疸或胆总管内径增宽≥0.8cm病例均行MRCP证实胆总管无结石,31例在发病1周~4周行LC,6例由于胰腺炎症较重,估计早期手术困难,在发病后期择期行LC。
2、结果
本组37例行LC手术病例,手术平均时间10min~55min,均顺利完成手术,但其中多数病例胆囊已特别是胆囊三角区均有不同程度粘连、术中出血均较其他LC病例增多,约30ml~150ml(其他LC平均约5ml~10ml),部分创面大,分离范围广,渗出较多病例留置腹腔引流管24h~72h,术后数小时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即可下床活动,所有病例均要求在术后48h以后进食,住院时间5~15天,平均6.2天,无并发症副损伤发生。随访3月~3年无复发。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的上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在急性胰腺炎中胆源性胰腺炎约占60%以上,胆总管与主胰管在Vater壶腹形成“共同通道”,胆囊的微小结石堵塞“共同通道”,胆汁返流入胰管是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的始动因素,在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期可有阻塞性胆管炎的表现。
但通过保守治疗,局部炎症消退,梗阻的微小结石排出,梗阻性胆管炎多数能够缓解,随着胆汁淤积,胆管内微小结石排出,扩张的胆道回缩,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数在术前复查B超或行MRCP可排除胆总管结石,避免了不必要的胆道探查,而可安全的进行LC。
我们认为,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必强求手术时间限制,以免过早手术加重病情或过分限制延长手术时间导致待术间歇期胰腺炎复发,选择恰当手术时机进行LC手术是安全可行,由于LC的微创性,更有利于病人恢复,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