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大多数单侧发生的,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阵发性表现为高强度刺痛,持续数秒。每次发作后存在不应期,期间长达数秒、数分钟甚至数小时。疼痛可自发性突然发作和(或)由对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面部刺激引发。触发区难以定位,它们存在于三叉神经分布的任何区域,包括口腔。疼痛触发区与相应的三叉神经分支一致。患者有意地避免触及面、洗脸、剃胡须、咬或咀嚼、或任何其他动作激发三叉神经触痛区,避免产生疼痛。
尽管临床上对三叉神经痛的报道已有数百年了,但是三叉神经痛和其他脑神经痛的病因并非完全清楚。髓鞘的完整性已成为多年研究的焦点。但是唯一达成共识的观点是,这种疾病存在三叉神经感觉系统的功能障碍。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是由于肿瘤或病变的压迫或刺激,例如多发性硬化症。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来源于临床病史,没有可供确诊的医学检验。有人提出以卡马西平的反应作为诊断依据。如果怀疑三叉神经痛,磁共振成像和诱发电位测试被强烈建议用于排除继发原因。神经系统检查往往正常。
三叉神经痛早起的治疗是药物治疗,治疗开始选用抗癫痫药物,初始剂量应低,逐渐调高,密切地临床检测,直至获得最大临床耐受量或疼痛消失剂量。卡马西平100~200mg,每日2次或3次,有效率超过75%。
三叉神经射频毁损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皮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射频毁损三叉神经,它可以选择性损伤/破坏无髓鞘或髓鞘缺乏的伤害性感觉神经纤维,不损伤有髓鞘纤维,保留触觉、本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手术过程包括:先用低电流刺激定位确定电极正确处于选定的三叉神经纤维,接下来用高电流产生足够温度,持续毁损选定的神经纤维。
三叉神经节位于颅中窝中部,在卵圆孔上内侧,被硬脑膜包绕,内侧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进入卵圆孔可以触及三叉神经节,直径约为5~10mm,深度为5~7mm。进行三叉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最关键的是应用X线影像定位卵圆孔。三叉神经第1支由卵圆孔内侧穿出,第2支由卵圆孔中部穿出,外侧为三叉神经第3支。第1支位置最浅,第2支居中,而第3支位置最深。
据报道,88%~99%的患者在行射频手术后疼痛立即获得缓解,随访9~14年,复发率为20%~27%。81%的复发患者在进行第二次射频治疗后获得好的疼痛缓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