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疼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疼,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约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出现一侧头部的疼痛,并逐渐加剧,直到出现恶心、呕吐后,感觉才会有所好转,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疼缓解。
典型性偏头痛多数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发病前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幻视、盲点、眼胀、情绪不稳,几乎所有病人都怕光,数分钟后即出现一侧性头痛,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整个半侧,头痛剧烈时可有血管搏动感或眼球跳出感。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重者可历时数天,病人头痛难忍十分痛苦。
普通型偏头痛普通型占80%,较常见,发病前可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也有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表现,女性月经来潮、饮酒、空腹饥饿时也可诱发疼痛。头痛多呈缓慢加重,疼痛部位可为一侧或双侧,也有的为整个头部,疼痛的程度也较典型性偏头痛轻。
丛集性偏头痛其特点是没有先兆症状,每次发作的时间大致相同。头痛常突然开始,持续30~120分钟,在一天内可发生多次,临床表现可出现眼眶发胀、流泪、眼结膜充血、鼻塞、出汗、痛侧颜面部烧灼感等,典型病例可见头皮血管增粗、弯曲等。
其次,偏头痛还包括:家族偏瘫性偏头痛;腹痛性偏头痛;神经精神性偏头痛;基底动脉性偏头痛;视网膜性偏头痛;月经期偏头痛。
诱发因素
生活习惯 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饮食不当,某些食物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过度锻炼;睡眠不规律,如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不规律等。
药物 口服血管扩张药;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等药物;频繁使用麦角胺、阿片类药、曲坦类药及其它单一成分止痛药(巴比妥、咖啡因、异辛烯胺)。
气候 风、寒、湿、热等气候及剧烈的天气变化易诱发偏头痛。湿热易使人情绪波动、烦躁、食欲减退,导致气血运行障碍,而引发偏头痛。风寒易损伤人体阳气,引起经脉闭阻,而引发偏头痛。因此,偏头痛患者应调畅情志,忌冷食及受寒
环境 海拔高度的突然变化;短时间内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强光的刺激(如电视屏幕、镁光灯、强力阳光等);噪音的刺激;空气污染;闷热的房间;某些浓烈的香水;长时间的电磁辐射(如在电脑前长期工作的人容易患偏头痛)。
女性生理 青春期后,女性发病较男性明显增多;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头痛发作;绝经后、妊娠期,头痛减轻。
治疗
中医药 中医中药治疗头痛的方法很多,例如白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川芎具有活血化淤、通络、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菊花清肝明目等,通过对病情程度和体质进行具体分析后进行中医辨症施治,可减少头痛发作的次数、时间和频率,改善症状,继而使头痛逐渐消失。
针灸 在辨证论治、辨经取穴的原则上,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或远道取穴、或两者兼用,耳针、腕踝针、电针灵活运用,常常可明显缓解疼痛,减少发作次数,甚至可治愈。
食疗 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等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若又热者可服用绿豆汤,赤豆汤等。禁忌烟、酒和公鸡,螃蟹,虾等发物以及咖啡、巧克力、奶制品等含高酪胺的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