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可按照分子标准或基因组异常再分类,如非小细胞肺癌,全球诊断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20%为小细胞肺癌,且>50%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在晚期诊断出的。诊断中基因组分析的利用愈来愈有利于提供信息,目前和未来治疗的选择可依据分子或基因组改变,针对不同基因靶点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更有利于患者得到显著疗效。
最近几年,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在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与特定的一种(一组)基因的表达和/或多态性显著相关。通过相关基因的检测,预测化疗药物的疗效,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化疗,已经成为提高疗效、减少无效治疗的合理选择。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癌症患者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特点,采用特异和最佳的治疗药物方案进行化疗的方法。个体化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最大程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目前,对于多数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治疗方法是用同样的药、标准的剂量,但实际上不同病人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甚至是致命的。随着肿瘤基础研究的进展,肿瘤临床的应用型研究也有了崭新的内容。靶向药物(Targeted Medicine)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靶向药物治疗因其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治疗效果。随着高效、低毒的靶向药物的陆续问市,促进了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朝着慢性疾病的治疗模式的改变,使肿瘤的根治出现了新的曙光。然而,恰恰由于靶向治疗是为攻击特异性靶分子而设计,所以用药前,必需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对应的靶点,才能发挥其疗效。如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基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