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患者系68岁女性,以“右乳乳头清水样溢液2月”为主诉求诊。在鄯善当地诊断为“乳腺炎”给予抗炎治疗2周,病情无缓解,在当地行乳腺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故来我院求诊。我院行专科检查:右乳乳头旁(10点处)有一径约1cm结节,质中,边界欠清,表面稍红,触之疼痛不明显,无波动感,挤压乳头无异常分泌物及渗液。乳腺钼靶X检查:可见右乳乳头旁有一模糊肿块影,建议进一步。患者入院后行肿物切除病检,诊断为恶性肿瘤,于2011年9月13日在我院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34βE12(+)、CK7(+)、Calponin(+)、E-cadherin(+)、ER(-)、P63(+)散在癌细胞、PR(-)、S-100(+)、SMA(+),符合:右乳腺肌上皮癌。根治乳腺+腋窝淋巴结清扫标本,乳头下肌上皮癌,皮肤及乳头皮肤未见肿瘤侵犯,腋窝清扫出18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乳腺外科张建军
乳房钼靶X线检查
2、 讨论
肌上皮癌也称恶性肌上皮瘤(malignant myoepithelioma ,MME)是主要发生于大小涎腺的罕见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的多为良性肌上皮瘤,而恶性肌上皮瘤极为罕见。肌上皮细胞存在于人体腺体的分泌部和导管,组织来源于外胚层,具有上皮特性。临床上诊断困难,影像学上也无特异性表现,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镜下:肌上皮癌具有特征性肌上皮,细胞体大,呈柱状或卵圆形,胞质呈空泡状,似水样透明。免疫组化显示肌上皮癌与正常组织的肌上皮细胞具有相同的免疫特性,含有相同的的抗原成分,如S-100、SMA、CK等呈阳性染色。在生物学行为上,肌上皮癌原发肿块>2cm时可能会发生血行转移,转移部位主要是肺、肝、骨、甲状腺等,外科切除是治疗乳腺肌上皮癌的主要手段。术式与乳腺其它恶性肿瘤无异,主要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对化疗和放射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