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动脉血栓形成主要累及心脏、脑和外周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都是在局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会造成心肌梗塞、脑梗塞和周围动脉闭塞。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心绞痛、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等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关。赤峰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赵立新
2. 阿司匹林的作用
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步骤。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起到预防心肌梗塞及脑梗塞发生的作用。此外阿司匹林还可通过影响纤维蛋白的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等途径抑制血栓形成。
3. 哪些情况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1)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服用: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左室肥大;②微白蛋白尿(20-30mg/天);③血肌酐中度增高;④X线或超声检查提示广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⑤糖尿病。
(2)下列心脑血管疾病:① 各种心绞痛病人及心肌梗塞病人。②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和急性脑梗塞病人。④ 已患脑梗塞的病人。⑤ 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脉介入术的病人。⑥ 心房颤动病人。⑦ 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⑧ 瓣膜性心脏病人。
(3)糖尿病伴有下列任何一项高危因素者:①年龄大于40岁;②有心血管病家族史;③高血压;④吸烟;⑤血脂异常;⑥蛋白尿。
(4)合并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血脂紊乱、吸烟、肥胖、年龄≥50岁、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
(5)40岁以上男性合并下述两项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BMI≥28)、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
4. 阿司匹林有哪些副作用
⑴一类是与剂量有关,如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胃粘膜损害、头痛、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如最常见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和轻度胃肠道出血。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与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合用或应用肠溶性来解决。
⑵另一类是与剂量不相关,如过敏等。
⑶阿司匹林哮喘:由于服用阿司匹林而诱发的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除了阿司匹林外,其他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氨基比林、布洛芬等也同样会引起哮喘。
5. 哪些药不能与阿司匹林合用
⑴ 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去痛片、消炎痛等)、甲氨蝶呤、巴比妥类药物及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可增加这些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
⑵ 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长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肾脏病变的可能,如肾乳头坏死等。
⑶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利福平可诱导肝脏产生代谢阿司匹林的酶,从而降低阿司匹林的疗效。
⑷ 抗凝药、抗栓药:阿司匹林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华法林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有加重凝血障碍并增加出血的危险,如果必须合用需减少阿司匹林用量。
⑸ 抗生素:阿司匹林可增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的血药浓度,可增加磺胺类复合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若明)的作用。
⑹ 糖皮质激素类:阿司匹林可增加含可的松或可的松类似物的药物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加阿司匹林的排泄。二者同时服用有增加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危险。
⑺降糖药物: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加强、加速胰岛素或某些降糖药(甲磺丁脲、磺酰脲)的降糖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存在上述作用。
⑻抗痛风药:阿司匹林可降低抗痛风药的排尿酸作用;而抗痛风药会使阿司匹林的血药浓度升高。
⑼ 尿碱化药(碳酸氢钠等)、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可促进本药经尿排出,使血药浓度下降。但当本药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时,又可使本药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
6. 服用阿司匹林应注意什么
⑴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持续的,每天服用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是最可靠的方法,不必过分强调早晨或晚上服用。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体内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不足以发挥促进血栓栓塞的病理作用;若连续两次忘服,体内具有活性的血小板将达到30%左右,已足够促成血栓事件的发生。因此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漏服将影响其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效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如突然停用阿司匹林将使其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⑵对于有中高度出血并发症危险的患者慎用阿司匹林。
⑶与其他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合用时要将阿司匹林减少至最小维持量。
附:阿司匹林与其它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药联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 每日最低有效剂量
n TIA或缺血性卒中史 50mg
n 有心血管病高危的男性 75mg
n 高血压病 75mg
n 心绞痛 75mg
n 严重颈动脉狭窄 75mg
n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00mg
n 急性心肌梗塞 150mg
n 急性缺血性卒中 150mg
7. 什么是规范服用阿司匹林
⑴在所有有适应症的患者中使用,如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应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推荐剂量为100mg;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后,应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推荐剂量为100mg。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推荐终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
⑵ 合适的剂量:长期应用最佳剂量75-150mg;急性期需要增加剂量150-300mg。
⑶ 合适的疗程:如无禁忌症需终身服用。
⑷ 最佳的肠溶剂型:尤其是高质量的肠溶剂型会达到副作用最小,疗效最佳。
8.服用阿司匹林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那些?
⑴消化道疾病病史(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并发症史)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⑵ 年龄大于65岁。
⑶ 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
⑷ 同时服用皮质类固醇。
⑸ 同时服用抗凝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
⑹ 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等。
⑺血压水平较高,大于150/90mmhg。
8. 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合并1项以上危险因素如年龄65岁、合用类固醇、消化道不良反应或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溃疡并发症或溃疡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考虑给予预防性治疗,可口服奥美拉唑每日20m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