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秋以来,我就不断接到家长们的咨询孩子咳嗽的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冬天。在这种让人无法评价的天气中,孩子们的咳嗽情况更多了,这让很多家长非常的痛苦。
把儿童冬季的外感咳嗽的调理误区简单写写吧。宁夏中医研究院中医儿科赵颖
第一个误区。在中医里面,咳嗽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咳嗽,一种是内伤咳嗽,对于成人,内伤咳嗽也是很多的,比如肾虚导致的咳嗽,此时滋补就可以了;肝火导致的咳嗽,泻去肝火就可以了,这样的咳嗽,和外邪关系不大,或者是本来身体有问题,外邪是导火索,最后外邪已经没有了,咳嗽身体本身失调导致的咳嗽还在,这在中医叫内伤咳嗽。但是,孩子生长正常的,内伤的情况并不多,所以应该多从外感考虑。可是现在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个情况,还是用治疗内伤咳嗽的方法来调理,所以这个咳嗽总是不好。
比如:现在有很多成药,其实都是调理内伤咳嗽的,但是打的广告是止咳,家长们一看止咳,于是就买回来给孩子们服用,结果越服越有问题。
这里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川贝,中药贝母分为两种,一种是浙贝母,一种是川贝母,两种贝母是有区别的,浙贝母一般多用于外感痰热,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它的个头比较大,价格比较便宜。中医在外感痰热咳嗽中经常使用浙贝母,记住,是痰热咳嗽,此时的痰一般是黄色的,舌质是红的,脉是数的等等;而这个川贝是润肺止咳的,价格现在较贵,但是这个川贝清外邪的作用比较弱,传统的中医一般用来在内伤咳嗽的时候,往往是阴虚有热的时候才使用。但是现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方法,就是川贝炖雪梨,这本来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用的不对,就会耽误事儿。这个川贝炖雪梨,一般是在外邪已经基本消失,剩下肺燥咳嗽,此时一般是病了很久的,或者干脆就是内伤阴虚燥热咳嗽,缠绵不愈的情况,用了效果较好。可是,如果感受外邪,这种情况往往是寒邪刚刚进入体内,此时需要散外邪,可是用了川贝,则会把寒邪闭在体内,导致外邪总是出不去,导致本来自己身体能够恢复的,反而变成了咳嗽总是不好了。
儿童外感咳嗽,如果初期误用了川贝,这个咳嗽往往会变得长期不愈,甚至会咳嗽一个冬天。现在我发现川贝炖雪梨这个方法很多家长都用过,没有用对地方,反而导致了问题。
大家记住,川贝一般是在外邪不盛的时候才使用,在刚刚患了外感的情况下,最好不用。其实川贝和浙贝都是我常用的药物,但是我在外感初期,一般都只是用浙贝母,川贝往往是对咳嗽了很久,已经是燥热咳嗽了,才用的。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急于止咳。其实咳嗽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在患了外感的时候,外邪的来袭是主要问题,而咳嗽是人体想要把外邪排出的一个反应。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咳嗽,就觉得不得了了,一定要止咳!于是买来了好多的止咳药,这就是舍本求末了,好比着火了,你不去灭火,反而看着浓烟,拿扇子想把浓烟扇散。这个比喻大家一定要记住,否则很容易犯错误的,此时应该灭火,而不是散烟,火灭了,烟自然就散了。
此时家长的心情值得理解,但是如果太急切了,就会在方向上造成偏差。此时应该重点解除外邪。
前些天,有位朋友找到我,他的孩子已经咳嗽很久了,从入秋以来,不断地咳嗽,感冒,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大家不断地针对孩子的咳嗽治疗,效果都不好。
我看到了孩子,三岁,很可爱,我一摸孩子的手,非常的热,额头也是,这些指征告诉我们,此时外邪非常的严重,也就是说,孩子居然还是处于感冒的阶段,估计她是不断地感冒,外邪一直没有彻底得到清除,为什么会这么长的时间,我都感到奇怪。可是大家都忽略了这个,一直在止咳,试想想,外邪不去,咳嗽怎么能好呢?
我只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其实入秋以来,这种情况我遇到了很多,很多孩子咳嗽了很久,都没有痊愈,我一看原来的思路都是集中在止咳上了,刚有外邪的时候,就用了降肺气的药,此时应该以升以散为主,把邪气向外向上托,只有确实感到有肺气不降的情况了,才用降气的药物,但是一般也要升降结合才行。这样止咳下来,不但咳嗽没有好,外邪也闭在了体内。
这样的情况我碰到的非常的多,解决的方法其实最后都很简单,就是帮助大家调整了方向,把驱散外邪放在了重点,然后宣肺止咳放在了其次,结果,咳嗽反而很快消失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