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70—80%有过腰痛经历,腰痛的首次发作在25岁左右,35岁时明显。40—45岁达到高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膨出或脱出,造成周围组织受到压迫而引起腰腿疼痛的疾病。
二、腰椎间盘突出爱找上什么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特定的人群中容易发生,其主要是以下几种人效易得病:
1、年龄
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75%以上。尽管这个年龄段为青壮年,但是椎间盘的退化已经开始了.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更早,而腰椎退变要晚一些,这些退变的不同步,加上这个年龄段的运动量较大就易患病。
2、性别
男性发病要高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更多、更重,腰部受损机会也更多。女性月经、怀孕、分娩等也可影响腰椎的功能,而且我国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机会较少,发病率也不低。
3、体重
过于肥胖和过于瘦弱的人都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肥胖者主要是自身重量超重而加重腰椎的负荷,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机会。瘦弱者由于肌肉少,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较弱,所以易患本病。
4、发育
腰椎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隐裂、椎弓崩裂等,都会诱本病。
5、职业
患者职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有一定相关性。在社会人口中,农民、工人的人数最多,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最繁重,腰椎间盘负荷大,容易导致损伤,因此其发病比例高是必然的。本病与城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姿势变化少,从而造成该类病人发病率上升有关,主要包括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等。人如果长时间的固定某个姿势不变,致使受压椎间盘不能恢复到正常形态。椎间盘中的液体缺失使其越来越薄,外缘变得脆弱,这是渐进效应。正是这种退化使椎间盘容易破裂,迫使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或韧带引起疼痛。
6、遗传
据国外医学家统针表明家庭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庭中没有该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7、环境
长期在寒冷、潮湿的工作和生话环境中易产生肌肉炎症、水肿,诱发本病。如长年在矿井下下作的人易得病。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缘何“恋上”年轻人?
过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然而近些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受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
近年来本病的年轻化趋势令人担忧。
1、外伤因素
与成人不同,20岁以下的青少年椎间盘尚未开始退变,因此,外伤成了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在轻度负荷并快速旋转时,间盘纤维环最易造成破坏,青少年患者多由不适当的体育活动直接造成。
2、不良姿势、缺乏锻炼
专家介绍,近些年来办公族腰突患者临床很常见。这些人平时工作忙,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导致腰背部肌肉菲薄,对脊柱的保护力减弱,稍有用力不当就可能发生腰椎错位、椎间盘破坏。
另外,年轻白领、脑力工作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往往很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更容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进一步增加了腰椎的压力。而其中某些人的不良坐姿更是令腰椎侧弯,椎间盘受力不均而导致椎间盘突出。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易防难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保守治疗,比如药物、牵引等指标不治本,可以短时间缓解症状,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外科手术虽然彻底,但风险高、痛苦大。所以,专家指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这里所说的“预防”,实际包含两个方面:
1、在平时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和运动习惯,防止脊柱侧弯、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避免椎间盘病变的发生。
2、是在椎间盘病变初起,损伤轻微时及时干预,防止病情严重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