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多囊肾,代谢性疾病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系统性或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硬皮病),少见疾病如遗传性肾脏疾病(Liddle综合征)、肾脏肿瘤(肾素瘤)等。
诊断 肾脏实质性疾病史,贫血貌、肾区肿块等,眼底检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钠、钾、氯)、肌酐、尿酸、血糖、血脂。24h尿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12h尿沉渣检查,如发现蛋白尿、血尿及尿白细胞增加,则进一步行中段尿细菌培养、尿蛋白电泳、尿相差显微镜检查,明确尿蛋白、红细胞来源及排除感染。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多发生在高血压之前或同时出现。肾脏B超,肾脏CT/MRI,有条件医院可行肾脏穿刺及病理学检查。
治疗 低盐饮食(每日<6g);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者,摄入高生物价蛋白,并限制在O.3~O.6g/kg/d;原发病有效治疗。血压控制在138/8O mm Hg以下,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首选ACEI或ARB作为降压药物,长效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联合治疗药物,如肾小球滤过率<3Oml/min或有大量蛋白尿时,应选用袢利尿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