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胆道阻塞或狭窄所致的黄疸,一般需外科治疗,也称“外科性黄疸”,它可由胆道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以梗阻上端胆管的扩张为主要特征。当胆道发生梗阻时,为缓解胆道内压力的升高,可发生胆道系统代偿性扩张,随后可出现巩膜或皮肤黄疸。因此,判定“胆道有无扩张”是明确胆道有无梗阻的关键。
在检查胆道有无扩张的影像学方法中,超声最为方便、迅速、廉价、无创伤,准确率可达90%以上,对于有经验的医师做超声检查准确性甚至可以达到100%。所以,超声被认为是检查胆道有无梗阻及初步判定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CT、核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检查亦无创伤,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胆道疾病的客观依据,常被用于进一步明确梗阻部位定位检查。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检查(ERCP)虽然可以帮助判定胆管有无扩张,但因其有创伤性,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而是用来进一步明确梗阻的部位、性质,以及某些疾病的治疗手段。在化验检查方面,可发现血清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的升高与胆道梗阻的轻重明显相关,转氨酶可与胆红素的升高平行,提示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胆汁酸、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酰转移酶也是判定胆道梗阻、胆汁淤积较敏感的指标,但对活动性肝炎病人合并胆道梗阻时,单从血清酶学检查很难分辨出内、外科黄疸。
简单地说,一般而言,在基层单位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黄疸病人有无胆管扩张,若有扩张建议去外科进一步诊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