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的不断普及,术后并发的感染性角膜炎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现将我院经临床及实验室明确诊断的一例LASIK术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24岁,教师,2004年6月在外院行双眼LASIK手术。术后第二天左眼出现红痛、羞明、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给予局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12天,病情无改善,左眼视力由术后0.8降至眼前指数,转入我院。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眼前指数。右眼角膜透明,角膜瓣在位。左眼眼睑轻度肿胀,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瓣水肿明显,略向鼻侧移位,角膜瓣基质内可见数个圆形、致密、灰白色浸润灶,大小不一,部分浸润灶表面溃疡形成;角膜后KP(-),房水闪光(-),指测眼压双眼正常 。入院后即行左眼角膜感染病灶清除术,将病灶刮出物涂片行姬姆萨染色,见细长杆菌,涂片抗酸染色阳性,临床诊断为左眼LASIK术后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给予5%碘酊病灶烧灼,3%硫酸阿米卡星溶液冲洗,结膜下注射3%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5ml;并用1%硫酸阿米卡星眼液、0.3%左氧氟沙星眼液频点左眼,每小时一次,连用48小时,患者角膜瓣仍水肿,部分已经溶解,遂行左眼角膜瓣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口服克拉霉素片100mg,3/日,一周;继用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眼液点左眼,治疗6周后,角膜感染完全控制,角膜云翳形成,左眼矫正视力0.2 。
实验室检查:患者角膜真菌及阿米巴培养均为阴性,细菌培养阳性,在改良罗氏培养基和Middlebrook7H10培养基中均有细菌生长,菌落呈黄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经过16项鉴定实验,结果分析证实为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同时将该菌送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进行鉴定,结果亦为龟分枝杆菌龟亚种。角膜瓣病理切片可见角膜组织部分溶解坏死,其间有炎症细胞浸润,抗酸染色见分枝杆菌 。最后诊断:左眼LASIK术后龟分枝杆菌性角膜炎。
讨论:近年来,LASIK手术得到了不断推广,据统计1998年全世界共行LASIK手术两百万例,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病率为0.1%~0.2%,其中非结核分枝杆菌为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Reviglio[4]于1998年报道了首例LASIK术后非结核分枝杆菌角膜炎,其后不断有病例报道,但目前为止国内未见公开报道。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属于需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具有抗酸染色阳性的特征,角膜感染以偶发分枝杆菌及龟分枝杆菌最常见。NTM的增殖周期长,生长缓慢,所以临床上NTM性角膜炎较一般化脓菌性角膜炎潜伏期长,且病程易迁延。充分认识该菌所致的术后感染,对早期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
本例LASIK术后NTM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为:角膜基质多灶性点状灰白浸润,开始为小的上皮下浸润,之后浸润范围逐渐扩大,且病灶融合,病变继续发展可导致角膜瓣坏死。实验室检查中由于NTM培养时间比普通细菌长,判定结果一般需一周以上,因此角膜刮片抗酸染色是快速诊断NTM角膜炎的基本方法。对LASIK术后NTM角膜炎的治疗应强调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药物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急性期禁用激素的原则。1%~2%阿米卡星和0.3%左氧氟沙星或加替沙星滴眼液为首选局部用抗生素,口服可选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片。对于角膜瓣已经大部分坏死、角膜瓣复位不良的患者应及时行角膜瓣切除术,这样既可提高局部药物的渗透性,又能破坏NTM的生存环境,消除瓣与基质间的小腔隙,使炎症得以迅速控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