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技妙法&常用方药
五脏开窍理论源于《内经》。五脏藏于内,分别与五窍相互络属。欲知其内,观乎其外,耳部疾病从肾论治,鼻病以肺论治,这种理论一直为后世所遵从。《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药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其中的六经辨证不但广泛用于外感病的辨治,而且也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治疗。临床可根据其病位所在、循经所过及功能失常情况而归属某经络论治。
耳鸣耳聋临床常见,常反复发作,治疗甚为棘手,因此临床正确的辨证和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陈教授在治疗中善于使用经方,灵活施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对耳鸣耳聋的论治中,陈教授认为重点在于“通”,善于使用“石菖蒲”以通窍,通过不同的配伍以达到补泻的不同目的。
1、肾开窍于耳,心亦开窍于耳,滋阴不忘通阳。清.张璐云:“耳者肾之窍,足少阴经之所主。然心亦寄窍于耳……盖肾治内之阴,心治外之阳。合天地之道,精气无不变通,故清净精明之气上走空窍,耳受之而听聪矣”(《张氏医通》)。由此可见,耳虽由肾所主,也需要心阳的温煦。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治疗汗出过多,心阳亏损之汗多烦躁症。虽未言治疗耳鸣耳聋,但若结合原文75条:“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互参,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通镇摄,甚为合拍。陈老在临床上治疗耳聋抓住“心慌喜按,汗多”为主要特征,结合肢冷神萎等表现,投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每每应手取效。
2、宗脉汇聚于耳,耳亦为肝濡,开窍应先养血。肾生髓通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肝血也司濡养之职,如肝血亏损,供养不足,耳脉失养,耳窍失聪。正如《疡科选粹》所言:“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皆能致耳疮,必内热痒痛,耳鸣耳聋,用当归川芎散、柴胡疏肝散、栀子清肝汤、逍遥散选用”。其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柔肝,血充则耳鸣耳聋自止;柴胡疏肝,使肝气畅达,肝血得养,气血调和;血虚生热用山栀清泄。天麻 “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本草纲目》);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本草纲目》);泽泻“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日华子本草》)。
3、胆经循行于耳,清热不忘佐引。《伤寒论》231条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本条虽曰阳明中风,实为三阳合病,其中脉弦,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及耳前后肿,为少阳经症状。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上头角,下耳后,入耳中……。264条又明确提出:“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临床遇此等病例,陈老常在清泄肝胆经湿热的基础上加上柴胡、黄芩为佐引或直接使用小柴胡汤加味。
验案赏析
案1:伏某,女,48岁,家庭妇女。1994年1月3日初诊。患病多年,耳鸣失聪,眠差多梦,昼则精神萎靡,口干乏味食少,自觉头脑烦乱,记忆力减退,心慌不安,稍动易汗,四末清冷,舌红无苔,脉沉细。肾主耳,心亦开窍于耳,病乃心失所养,心阳失展所致,故拟补心温通,镇摄安神法,方以桂甘龙牡汤加味:嫩桂枝6g,炙甘草10g,煅龙牡各15g,净白薇10g,川百合15g,五味子3g,甘松6g,合欢皮15g。15剂。药后诸症均减,耳鸣已止,舌仍少苔,原方加重百合用量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8个月后,患者因搓麻将过度疲劳,耳鸣复发,听力减退,他医给予熟地、枸杞子、当归、白芍、五味子等药,药后耳鸣越发严重。不得已再次求诊,视其苔净,口中不干不苦,治疗仍然按照原法补心通阳,加柏子仁10g收效。
案2:姚某,男,57岁,农民。1993年8月20日初诊。病起已经半月,初起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继之右耳鸣响如蝉噪,少有间歇,伴右侧偏头痛,右齿龈及面颊肿胀疼痛,不敢进食咀嚼。午后体温上升,最高达39.1℃。因耳鸣,牙痛,晚上无法入睡。经用抗菌消炎止痛西药及叠进清热解毒之剂,除咽喉肿痛稍微减轻外,其余症状不但不减,反有加重之势。刻诊:右侧面颊及牙根部红肿,触之痛甚,张口困难,舌苔薄黄腻罩灰,脉弦带数,病属少阳,痰火上炎,治疗当清泄少阳痰热,以小柴胡汤加味。柴胡8g,黄芩8g,法半夏8g,升麻12g,黄连3g,细辛3g,川芎20g,白芷10g,菖蒲10g,生甘草6g,3剂。用药当天疼痛即减轻,晚上已经能够入睡,耳鸣声音稍轻,三剂后病去大半,饮食时牙已不痛,再进4剂痊愈。随访1年未曾复发。
按语
案例1患者心阳亏虚,心阳失展,而眠差多梦,舌红无苔显然又是阴伤之象,故加用百合、五味子、柏子仁滋养阴液。而白薇治虚烦,合欢皮安神,甘松醒胃。该患者服用熟地、当归、枸杞子、五味子等药耳鸣耳聋越发严重。其所以然,是但知耳为肾主,不晓亦为心窍。一见阴伤就滥用滋补厚腻的药物,且未能顾及心阳一面。不独阴液难复,而仅余之阳气更伤,窍闭尤甚。因此陈老主张滋而不腻,养阴不忘通阳,寓通于补。
案例2患者耳鸣、头痛偏于一侧,耳前后肿,脉弦,是为少阳邪气壅滞,故以和解少阳而病愈。方中柴胡、黄芩为小柴胡汤主药,清泄少阳热邪,且起引经报使作用。配升麻、黄连加强清热解毒,而佐以细辛、川芎、白芷、菖蒲通窍止痛,生甘草既清热又和诸药。诸药相和使半月之疾,一剂知,七剂痊愈。前医清热解毒而未效,是因未辨病位之所在,没能佐引之故。改遵仲景理法,疗效遂彰。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五窍相关理论不是一种机械的络属关系,一脏可与诸窍相关,一窍又并非独为一脏所主。陈老在临床中尤其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所述耳鸣耳聋即是通过治心,治肝胆而愈。
相关文章